首页评论正文

过剩的重组疗法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23 23:04:00

摘要: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为什么这么多过剩产能的企业,都能活下来呢?其实,答案还在市场化的不彻底。
    在中国,产能过剩是一个隐疾,一到经济出现疲软,经济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就变得异常嚣张。而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为了治疗这个疾病导致的虚弱所下的补药,比如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放量的产业审批,最后的下场反而是使产能过剩的病根越埋越深。
    要下决心治这个病,都是在经济出现企稳的时候。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几个主管部委联合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九大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目标和任务,这九大行业包括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资本市场上,股市第二天开盘就一哄而上,能持久吗?
    要说像这样类似的重组意见,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每次都能重新出现,反而说明光有意见是没有用的,最后效果并不一定好。当然这次的意见也有些新亮点,一是比较集中,一次性九大行业都给说全了,二是时间点非常明确,九大行业中除了农业、医药和稀土,其它的几个行业都有一个重组目标的截止时间,都是“到2015年”!
    3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会有多少事情发生,真不好说。最大的担心是经济状况有所反复,一旦反复,就不会急着治疗过剩,而是希望保住投资、保住就业,各个地方政府借机再上项目,审批部门一批再批,之前的成果就一扫而光了,再等待下一次重组。
    这是经济有反复,即使没有反复,3年之内重组达标,也只能说愿望是美好的。
    比如,钢铁行业到2015年,要求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至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至7家具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再比如,水泥行业到2015年,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至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这样的目标要如何完成?答案就是重组。如何重组?意见里的说法都一样,“重点支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重点支持优势骨干水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难不就难在跨区域吗?这些各个区域里的企业,都是生产GDP的大户,是为了地方的GDP而生的,如何让地方舍GDP而去呢?产能过剩的根子问题,是每一个地方都需要一个大而全的产业群,每一个地方都要上钢铁项目、上汽车项目、上水泥项目,甚至是上船舶、上光伏,全都当成支柱产业来做,谁都想成为全国第一。
    这是市场经济吗?当然不是。产能过剩的形成,就是因为非市场化,病根是行政化;而产能过剩的治疗,如果不依靠市场化,还是依靠意见指导,依靠重点支持跨地区和行业的兼并重组,行得通吗?我看行不通。
    如果行政化手段治理产能过剩最终行不通,那要用怎么样的方法来治理呢?答案只有市场化。一个真正的市场是如何消灭产能过剩的呢?答案也只有一个办法,比拼效率,优胜劣汰,关键的关键,是要淘汰掉那些低效的企业。
    如果知道了只有让低效的企业死掉才能淘汰落后产能的话,我们也就知道了病根所在。每每当一个行业、若干个企业出现生死危机的时候,是谁在阻挠市场的优胜劣汰呢?自然是那些伸出援手,保护自己孩子的地方政府。好死不如赖活,等熬过经济紧张期了,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这些低效的企业又能差不多活过来了。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不让优胜劣汰,经济景气的时候,为什么就做不到优胜劣汰?或者换一个问题,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为什么这么多过剩产能的企业,都能活下来呢?其实,答案还在市场化的不彻底。
    一个企业的生产,要从原材料、能源和资金开始。尽管它们面对的市场都是一样的,由于产能过剩,竞争也非常激烈,但为什么效率最低的企业在这种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还能活下来呢?答案在这里——产品卖价低,但生产成本更低。
    为什么生产成本低?因为资金来得便宜,一是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偏低;二是在资金的获得上,这些低效的地方政府的“儿”企业,要比那些高效率的企业获得贷款容易得多。再就是资源投入价格来得低,虽然现在随着国际化程度加深,企业获得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越来越高,但中国国内的资源税还是没有市场化,用水、用电、用其他资源,都比完全市场化的价格便宜。如果利率和资源税能够市场化,很多企业就活不下去了。
    其实,还可以有更多市场化手段。比如现在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但是企业为污染做出的赔偿和为降低能耗所作的投资都不够,假如让企业付出更多的环境代价,那么最后也只有那些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才能活下来,过剩的低效的产能将会被淘汰。
    过剩的疗法,不是行政化的重组,而是彻底的市场化。只有价格改革彻底了,旧的过剩产能才能被一扫而光,而新的过剩产能也冒不出来。这才是治根的疗法。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