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清洁的代价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16 23:00:00

摘要: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和个人自律的动态相互作用。
    PM2.5这个东西是2011年火起来的概念,自那年10月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数据后,微博红人潘石屹一转,就火了。而自那以后,很多良性的变化开始发生,至少大家开始熟悉自己的环境,而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这一要求。
    一个数据发布出来后也就不再是新闻的焦点,除非这个数据再次“爆表”。在最近这一轮弥漫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之中,你不用知道PM2.5到了几百也能肯定这空气真脏。可是,会不会风一吹过,天一放晴,这个事情就又过去了呢?谁知道。
    资本市场最会跟风,从周一开盘起,就有PM2.5概念的股票开始涨停,而周二更是出现了带上环保两个字就会涨停的涨停潮,到了周三的天气,大太阳看着出来了,这一轮炒作是不是差不多就要过去了。大家对环保的关注,能不能不只是停留在3天的行情上呢?
    大家都在骂人,各骂各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制造雾霾这件事好像都和我们无关。其实,清洁是需要每一个人付出代价的,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PM2.5是那种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大雾天气让这些颗粒散发不出去,但是颗粒还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每一个人都是PM2.5的制造者。
    去年6月份,潘石屹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在现代化城市中,每一个人都是PM2.5的制造者,无论你开车、用电,还是住房,过程中都会产生PM2.5。治理PM2.5,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能够走路的时候就不要骑自行车,能够骑自行车的时候就不要开汽车,就是尽可能少地去开汽车。”
    不是说不让大家开车,而是尽量地减少,生活方式可以追求,但是不追求过度。这是个人能改变的事情。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去年曾发布过一份研究北京空气质量的报告,说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花了100多亿美元用于清洁被污染的天空。但在政府通过非常投资在奥运会期间成功地将空气质量提高了30%的一年之后,大约60%的改善成果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2008年的那种显著性的改善是政府投资和临时性政策的突击结果,煤厂、钢铁厂和化工厂被关闭,机动车被限行,汽车排放标准被提高。如果短期措施不能解决长期问题,那要如何才行?这份报告提出,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和个人自律的动态相互作用。
    在这两天的雾霾天气中,也有这些类似的临时性措施被提出来。关几个厂子,少开出几辆车,但是,一旦烟消雾散,PM2.5没有这么浓了,大家再接着继续制造。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才是个人为大家的环境清洁付出的代价,自己制造污染还希望别人保护环境的“搭便车”者应该被鄙视。
    这还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清洁的代价,还有更大的生产方式的问题。
    第一个被质疑的还是车,我们的工厂在生产销售什么样的车。《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环保部的数据说,中国9000多万辆车仅有5.7%的车辆符合最严格的国IV标准,而这个标准对包括温室气体和微小颗粒物PM2.5在内的废气排放做出了限制,大多数车都只符合相对较低的排放标准,甚至有10%的车不符合最低的国I排放标准,它们排放的污染物占主要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0%。
    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需要付出代价,不仅是开车的个人,还有生产车的企业,甚至还有炼油的企业,大家都要付出代价。
    清洁的空气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清洁的水源又何尝不是。14日,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发布《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底前各地水资源费平均征收标准应调整至最低标准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的水资源费全国最高,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费的平均征收标准分别为每立方米1.6元、4元。
    要鼓励大家节约用水吗?要用水量大的企业付出更多的代价吗?资源价格的加快改革,才是治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要害。无论是靠政府政策,还是靠个人自觉,都不及价格这个杠杆调整来得更快更准。但是,还是那句话,人人都应该为此买单,更高的水费,意味着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用水了。
    要还大家一个清洁的环境,其实是件挺复杂的事情,因为资源价格的改革动的是所有人的利益。水费一涨,大家还要担心通货膨胀不是!这也是德银的经济学家马骏担心的事情。
    马骏预测2013年中国将加快资源价格、利率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改革,之前政策上的谨慎以及既得利益方的反对导致改革进展缓慢。阻力可能来自所有人,“一旦水电等资源的定价方式改革了,更能够反映实际成本,通货膨胀率就可能会加速上升,进而引发公众不满。”
    你愿意为清洁付出多少代价呢?改革可能牵扯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你可不要叶公好龙。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