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一条微博引燃明胶关注度 相关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可期

作者:李崇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03 13:54:00

摘要:一条微博引燃明胶关注度 相关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可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上周曝光率最高的词中,“明胶”绝对榜上有名。自从央视某主持人9日微博爆料,烂皮鞋被用于做老酸奶的说法后,乳品企业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
    消息传出后,4月10日A股上市的乳品企业一度下跌,不过随着相关协会出面辟谣,在接下来的4个交易日,相关乳品股股价恢复正常。而事件的另一主角,生产明胶的上市公司股价并没有出现大的异动。
乳品上市公司受灾
    10日开盘后,伊利股份(600887)一度下跌超过3%,虽然午后随大盘反弹,但是以阴线收盘,而光明乳业(600597)最终涨2.36%,皇氏乳业(002329)涨0.58%。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当天乳业股涨跌不一,但总体走势弱于大盘,而且出现走势不稳定征兆。尽管乳品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都否认在产品中添加工业明胶,但是消费者的恐慌情绪并没有完全消除。
    根据伊利股份2011年年报,奶制品的销售收入占到伊利2011年全年收入的15%左右,并且贡献了超过22%的利润,是所有产品线中毛利率最高的。
    不过,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近几年来,酸奶以及相关固体乳制品在全国的消费量逐年提升,很多乳品企业将其作为重要的业绩支柱,如果明胶事件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能会打击到酸奶产业的上升势头。
    根据记者统计,很多机构调低了相关乳业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计。目前51家机构对于伊利股份2012年每股收益的预计平均值为1.2922元/股,而上月47家机构的预计平均值为1.3057元/股,下降了0.0135元/股,显示出机构对于明胶事件发酵可能性的担忧。
明胶上市公司无恙
    虽然乳业上市公司受灾,但明胶生产企业却是另外一种状况。
    记者查询到,A股的上市公司中,涉足明胶生产的企业并不多。
    根据Wind数据显示,主营产品中有明胶的只有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东阿阿胶(000423)、青海明胶(000606)、金陵药业(000919)和东宝生物(300239)。
    其中金陵药业的明胶产品主要用于医药领域,东阿阿胶出品的黄明胶属于药用明胶,真正生产食用明胶的只有青海明胶和东宝生物。
    东宝生物2011年年报显示,明胶系列产品及副产品磷酸氢钙的销售收入占到了公司全年收入的94.42%,达到1.96亿元,而明胶及磷钙废渣的销售收入仅为25.8万元。
 一位熟悉明胶行业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生产的食用明胶主要销往国外,国内市场需求量并不高,有能力生产食用明胶的企业一般选择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或是直接生产药用明胶。
    或许是此次事件可能会促使行业监管部门以及公众重视明胶行业,进而加温食用明胶的国内市场 ,上述四家明胶上市公司的股价不跌反涨。
 作为明胶生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青海明胶10日跳空高开,收盘价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了4.08%,东宝生物的股价在10日也大幅上涨,截止到4月13日收盘,两只个股的股价累计涨幅已经分别达到5.24%和12.24%,而同期大盘的涨幅仅为3.21%。
未来业绩可期
    根据明胶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拥有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明胶生产企业并不多,2011年的年产量约为5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出口国外,供应国外市场,因此我国目前的食用明胶市场缺口,大概在1万吨左右。
    此外,食用明胶的生产利润也非常高。
    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告诉记者,1吨食用明胶的原材料成本,大概在3000元左右,而食用明胶的市场价是原料价的10倍,所以并不是生产食用明胶不挣钱。
    记者进行了简单计算,按照填补每年1万吨的食用明胶需求来计算,这也是一个超过3亿元的市场,相当于东宝生物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约为青海明胶2011年总营业收入的50%。
 由于食用明胶的毛利率超过50%,这个市场一旦重启,将显著增厚上述公司的业绩。
 实际上,青海明胶已经开始布局食用明胶市场,刚刚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的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其股东名单中,就有青海明胶的控股子公司。

事件回放

4月9日,央视主持人微博爆料,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有问题,引起了市场对于老酸奶和果冻食品的担忧。

相关的乳品上市公司有伊利股份、光明乳业、皇氏乳业等。明胶上市公司有东阿阿胶、青海明胶、金陵药业、东宝生物。

此次事件可能促使行业监管部门以及公众重视,进而加温食用明胶的国内市场,四家明胶上市公司业绩可期。

记者调查
小食品作坊才是“祸首”

    按照乳业协会的说法,正规乳企不可能添加工业明胶,但是在相关食品中使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早已是行业皆知的“潜规则”,最主要就是成本因素。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工业明胶批发价最高不过10000元/吨,便宜的厂家甚至报价7元/公斤。巨大的利益驱动不法商家用工业明胶来替代食用明胶。
    按照王敬忠的说法:“国内有食用明胶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只有20多家,但是对外出售食用明胶的小厂家有100多家。”
    早在2009年,就有媒体对山东等地的明胶工厂进行过实地走访,详述了皮革废料如何经过一系列处理变身为“食用明胶”,添加在牛奶、冷饮、糖果、香肠、果冻、方便面、胶囊等食品和药品中。
    王敬忠告诉记者,不仅仅在山东如此,河北、江浙一带都是这些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
    相对于其他食品,在老酸奶中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的收益并不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就算过一笔账:“每公斤食用明胶为25元,合每克2.5分钱。酸奶中明胶用量仅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那么1公斤10小杯酸奶中明胶的成本不超过5分钱。知名品牌没有必要为了节约这一点成本就使用工业明胶。”
    虽然在乳品和冰激凌中,明胶的添加量只有0.1%左右,但是在肉制品、肉馅制品和冻汁肉等食品中,添加量可以达到2%-9%,因此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的重灾区在肉制品领域,“尤其是一些食品小作坊,其影响应该不在三聚氰胺之下。”王敬忠坦言。(李崇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