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作者:程凯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1-28 21:56:34

摘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程凯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表意说的是外地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念经念的好,实际指的是做事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

这俗话听起来有些讽刺,但话糙理不糙,其一,有时候好经、真经还真只有外来和尚才合适念,本地的善男信女们才有相信的可能;其二,本地和尚不敢念的经,外来和尚才有念的可能,毕竟吃的不是本地香火。

对于中国的经济决策而言,来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和尚”肯定好念经,哪怕这念经的“和尚”原本就是本地输送出去的。今天想说的,正是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和IMF高级副总裁朱民究竟给我们念了点什么经。

朱民的经念得比较直白,是春节期间在瑞士冰天雪地的达沃斯说的,听起来就像是中国本地的经文。他说新兴经济体一定要发展以内需为主导的平衡经济模式,所谓内需主导就是要减少对外部的依赖,过去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主要靠出口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已不适应新兴经济体目前所面临的内外环境。

不管朱民说的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必须要转型不能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还是说国外的经济环境在今后很多年都好不了因此也依赖不了,总之中国的GDP增长一味靠出口是没戏的。因此,朱民的另一个问题就值得重视了,如果出口不振,出口企业关门,出现大量失业怎么办?

朱民的问题在林毅夫那里可以寻找到一个答案,不过林念的经在本地和尚们听起来肯定就有一些异样了?他自己都给自己的话贴上了一个“正本清源”的标签。春节前一周,林毅夫在北京大学的一个活动上表示,中国在未来长时间内必须仍以投资为主,而不是消费。

就在国内国外各界都在诟病中国政府主导投资、国内消费不足的时候,林毅夫如此发表“异端”言论,的确有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味道,但是,林毅夫这个和尚的话还必须得听,一个以研究中国经济起家又“出口”在外的和尚的经文,一定有其他人不可企及的到位之处。

林的话可以分两层意思理解,第一,中国国内的投资还大有可为,并且必须有所作为;第二,中国国内的消费有提升的空间,但是不是一日之功,不可揠苗助长。

仔细体会,和那些鄙视投资青睐消费的人相比,林毅夫只是说了些大实话:投资没有那么让人讨厌,消费也没有美丽得像朵花。不能因为投资的缺点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消费的好处就望梅止渴。专家观点、理论探讨可以务虚,但政策制定必须做实才行。

林毅夫的话听起来好像有点突兀,但是熟悉他的人就会知道,这个“外来和尚”念的还是那本他在国内赖以起家并一直在念的经:发展经济要讲究比较优势,要根据资源禀赋的不同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在他的概念里,中国改革的前30年以及以后的20年,经济发展还是初级阶段,基础投资还是大有可为,而产业发展上也不能放弃以创造就业为主要任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此林毅夫会说,“中国作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着产业升级、增加人均收入等发展中的基础问题,这些必须依靠投资才能达到,消费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他还会说,“需要吸取欧美教训,欧美都是因为过度消费才形成此次危机的”,“中国的消费比重确实偏低,还有增加消费比重的空间,但不能用拔苗助长的方式,过度强调消费。”

林毅夫甚至还指出了一些可能的投资领域,比如产业升级、城市化、环境优化等,这些空间都还很大,更何况中国和欧美不同的是,中国政府财政和民间储蓄率都很好,外汇储备也很高,这些资金足以支撑这些可行的投资领域。

其实,需要进一步投资的领域岂止林毅夫说的这些,我们大可以春节前后的北京交通为例看看投资还能有什么作为。

一过春节,出北京的人和留北京的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体会。出去的人发现火车票太难搞了,不是说实名制消灭了黄牛就能解决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去年高铁事故刚刚发生后高铁车厢里稀稀拉拉几个乘客的情景,任何一个理性的出北京的人都会想,中国的高铁还得修。

而留在北京的人呢,他们的感觉,北京城的交通从来没有这么好过,已经和“帝堵”完全沾不上边了,车少人少,怎一个“爽”字了得。但是,春节一过完,留在北京的人和回到北京的人的感觉就会一样,一旦车流人流上来了,还是一个“帝堵”,北京的马路要不要修,北京的地铁要不要修?

这就是投资所在。因此,学东西千万不能学走样,不能因为美国人的马路太多了不修了信用卡发多了消费发达了,中国人的马路也不要修了都去搞消费去。基础不一样!

最后提一句,还是林毅夫1月15日的话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当时他说,“主要发达国家还将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产能过剩促使资金投向投机性的领域,未来股票虚热将会不断出现,大宗商品价格也会出现虚高。”春节期间,大家都看到了,美联储的伯南克又在放话,货币宽松要到2014年,而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又在春节黄金周里涨了近100美元。

这就是今后20年中国的经济大环境、大格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