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首家中概股私有化退市

作者:刘佳雯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04 22:01:37

摘要:首家中概股私有化退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雯 哈尔滨报道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地狱。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的风潮,如今看来似乎最恰当不过了。北京时间11月3日,泰富电气(纳斯达克股票代码:HRBN)在纳斯达克市场停止交易。泰富电气自此成为了第一家在美国资本市场通过私有化成功退市的中国企业。
董事长:退市也是荣耀
    美国时间11月2日,泰富电气以23.3美元的收盘价结束了在华尔街风风雨雨的6年。当被问道此时的心情时,泰富电气董事长兼CEO杨天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疲惫过去了,现在的感觉是荣耀。”
    经过近1年半的私有化过程,杨天夫感觉很是磨练,“我想通过这个事情,告诉大家,泰富上不上市,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给市场看的也并不是商品,而是企业价值本身。”
    今年以来,26家中国公司由于种种问题从美国三大市场退市。目前则有36家中国概念股公司触及美国市场的退市标准。自己选择退市的除了泰富电气,康鹏化学以外,中消安集团、大连傅氏和同济堂也排队宣布私有化退市。美国纽约州注册律师李忠轩认为:美国股市低迷,中国企业在那边上市PE值比较低,海外私有化退市主要是对估值不满意主动退市,并且往往是希望到别的市场重新上市,或者待公司经营状况改善后重新上市。
    专家指出,退市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风险:退市费用高昂,回到A股的市盈率和融资额很难覆盖这些费用;行业变化风险,直接影响上市时机;流通股邀约收购过程中,很可能会存在有一部分收购不到。 
PE助力寻找新融资市场
    据美国金融信息网评选出的2011年以来在美国股市表现最佳的10只中国概念股中,泰富电气名列第8,该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了32.0%,过去52周涨幅为14.6%。虽然,业绩不错,但是中国概念股遭到了美国资本做空基金的集体狙击,股价遭到打压。
    “泰富在2011年6月18日收盘时跌破10美元。那时的心情就是气愤。”杨天夫迅速宣布私有化回购计划,在5天之内就把股价抬高到了14美元。杨天夫说,由于私有化进程将要结束做空的力量,在“场外”期权交易的做空者便大量下注该公司股票。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PE风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回购在美上市的公众股份,而后回A股上市,已成为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一条新途径。同时在这一退一上的过程中,PE无疑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选择优质的海外退市公司,在国内再次上市,已经成为PE获利的最新增长点。
    泰富电气本次退市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4亿美金贷款,同时得到了“磐石资本”和“霸菱亚洲”两家PE公司的支持。之前已经宣布在美国退市的大连傅氏获得“磐石基金”的支持,同济堂则获得了“复星实业”的支持,上海康鹏化学获得了胡祖六的“春华基金”的支持。其他一些PE也表示出了对于海外退市企业的兴趣。
    杨天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时主动与他接触的各类风投不下50家,包括国际知名大佬KKR。“最终选择磐石资本,因为他们最了解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一直坚定地支持我,信任很珍贵。”
    罗仕证券中国首席代表马峻指出,PE投资回报率已经从去年年底的14倍跌到了目前的不到5倍,当前融资日益艰难的态势使得PE未来将更加注重长期价值投资,注重短期炒作的PE将越来越困难。
择地再上市
    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壮大,美国华尔街不再是中国企业融资圣地。
    “当前环境对企业的私有化来说将是一个绝佳机会,因为现在估值水平低。”拜伦认为,当前大部分美国投资者不能准确对中概股进行估值,如果企业的价值不能在市场得以体现,那私有化将是一个较好的方式。但是随着近来亚洲股市的低迷,一些美国上市企业退市后重回A股或者港股市场的获利空间也可能比较有限。
    杨天夫说,经历在华尔街这些年的经验,中国的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历练,学会了游戏规则,将来会更好地融入国际资本市场。中国股市相对良好的表现,已经成为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地。泰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这几年,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扩大,利润逐年递增。国内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泰富确定了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的战略,目前,国际市场份额占生产总额的5%左右。
    “公司将站在全新的高度对资产评估,产业从组,完成电机产业的转型。公司将在更加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下继续发展。目前已经聘请了十分专业的顾问团队,争取在短期内选择新的资本市场重新上市。”杨天夫坦承,“未来公司要利用3-5年的时间,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有观点称,以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来看,对海外上市公司的回归并不反对,并且鼓励优秀的企业回归A股市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