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是一种病

作者:番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9-01-17 22:08:00

摘要:遗忘是一种病

遗忘是一种病

 

番 薯

    流行歌曲里唱着的是“思念是一种病”,讲热恋中的人或者失恋中的人,对爱人的思念,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既常见又难以治愈的病。其实,对人而言,遗忘是一种更严重的病。
    贪婪、狂妄、恐慌、遗忘,构成了一个人情绪周期的循环,微观汇聚成宏观,这种心理循环,同时也构成了一个经济周期的循环。
    前任美联储主席、新科美国总统经济顾问沃尔克,曾在一个访谈中赞同这样的提法:“当贪婪、恐慌和自大结合在一起时,市场不能自律,银行家也不能自律。”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就是一本讲述精英银行家们如何不能自律的故事。普通人健忘,最多是家长里短的毛病;精英们健忘,可能就会引起大麻烦。
    作者乔纳森·尼是一个用心的观察家,以一种敏感、幽默加上坦诚,给我们讲述了藏于华尔街那些最有权势的公司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他偶然进入高盛,而后又跳槽摩根士丹利,最后,在最大的泡沫形成前离开……在他写完此书不久后,这个最大的泡沫破灭,整个世界因此不能自拔。
    在高盛银行的半官方传记《高盛文化》(这也是尼不断提到的书)中,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一辈的高盛领导——传奇的西德尼·温伯格,让年轻人约翰·温伯格去见他的一个老朋友奥德拉姆。奥德拉姆对约翰说:“我将为你做件事,给你这本书,但是你要学习我:在你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你会保留一份副本,并以之作为参考。读完一遍后用书中的内容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大众的疯狂和流行的幻觉》,“对过度行为要保持警惕”,奥德拉姆警告,“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什么是过度,以及它何时会出现,因为每次它都有不同的面孔”,“市场会对过度行为密切关注,但由于每一次人们总是忘记上一代人留下的教训,所以同样的错误会反复出现”。
    约翰用心记下了长者的忠告并带走了这本书,而后,在他的每个办公室里都有一份该书的副本,并且没有忘记一次又一次去参考它。
    读完《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感觉好像读了《高盛文化》的续集(《高盛文化》的记录到高盛IPO,由合伙制转变成公众公司为止)。至少,尼的经历告诉我们,温伯格的后代们并没有将《大众的疯狂和流行的幻觉》随时放在案头。高盛文化的最后一个坚持者,也许是罗伯特·鲁宾,至少他写了一本名为《不确定性的世界》的自传,来讲述他对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看法。鲁宾后来当了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
    现在的高盛集团,还有具备着那种“顾客至上”、“为长期利益放弃短期利益”的“高盛文化”吗?在前年次贷风波刚刚刮起来的时候,人们还在为高盛唱赞歌,至少当时的高盛还能庆幸似乎“逃过一劫”;一年以后的今天,事实却残酷地表明,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最新的消息是,高盛在2008年12月16日刚刚公布了它上市9年来的第一次季度亏损。
    作为一个内部人,乔纳森·尼为我们记录了在新的环境中,那些高盛文化是怎么被一点一点丢弃的。难得的是,尼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曾经的高盛领导人的佚事。比如,我们很难知道的正待卸任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佚事。保尔森在成为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之前,坐的刚好是以前鲁宾的位置。
    尼讲述了一些关于以前的高盛高层比如保尔森、桑顿、赛恩的权力斗争,还有保尔森在执掌大权后的虚妄。在互联网泡沫中,保尔森曾经对“触网”企业盲目乐观,强烈地影响了旧有高盛文化的延续。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中讲述的10年,刚好是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笔下的那个《喧嚣的90年代》。监管者的监管标准放松,银行家们的行业标准降格,为的都是及时享受泡沫的盛宴。
    对于投行中的人事斗争,尼说,“泡沫破灭时期,这些争斗的性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牛市时期所产生出的价值观。如果说牛市标志着在这些公司中名人文化的抬头,那么,代表着熊市的极度个性化的斗争就像是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自然延伸,它的逻辑就是,个人利益远远高过公司利益。就在不久前,公司和客户的利益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牛市使这样的价值观遭到质疑”。
    尼在《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的最后一章,特别提出了“寻找西德尼·温伯格”。他认为,在投行业最高尚的美好时代里,最具象征性的人物就是高盛的西德尼·温伯格,从1930年开始到1969年去世,他一直是高盛的掌门人。
    温伯格所代表的价值观——忠诚、谦卑、独立、公众服务意识、诙谐幽默——现如今经常被念叨,却很少被实践。这些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特殊规则虽然长久以来一直被沿用着,但看上去却无可挽回地过时了。
    高盛的竞争对手认为,这些价值观和规则现在只不过是用来装点高盛这块牌子而已。这些竞争者包括曾经更加正统的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的传家宝是“用一流的方式做一流的事情”,这句话也和“高盛文化”一样,变得只挂在嘴边不在心上。
    旧有的传统是怎么样被遗忘的呢?
    在尼所观察的10年变迁中,“传统上被顶尖投资银行视做圭臬的以长期客户关系为核心的投资银行文化已经逐步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交易驱动型的投资银行模式。投资银行已不把客户的选择以及和客户的长期关系放在首位,而注重于单项交易项目的获得、完成以及赢利”。
    发现并翻译、推荐《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的中金公司贝多广先生也是一名投资银行家。他认为,可能有两个直接原因:一是竞争,二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投资银行的竞争来自商业银行,就是所谓“金融超级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促使投资银行不断地通过创新产品来寻找新的赢利空间。压力之下,对短期利益的贪婪追逐,是使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各种中介机构失去自制力的最重要原因。
    贝多广的分析不无道理,但可能并不完整。事实上,2000年互联网的泡沫已经破灭过一回,但是,那种纳斯达克的崩盘,并不足以让投资银行家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尼就发现,在经历了三轮裁员风暴后,形势一好转起来,投资银行家们立刻就恢复了2000年前的神气。
    结果如贝多广所说的,“2000年的互联网狂潮如过山车般的表现,无非是华尔街整体堕落的一次演练,而今日被称为50年未遇的次贷风暴则是这一现象的一次集中表现”。
    说到底,“遗忘是一种病”。要治疗这种病,唯一的办法还是病痛得让人忘不了,但是这种病痛记忆的保质期只有10年,10年一过,还是要犯病。如果是50年的记忆遗忘,结果就是50年一遇的灾难。
    有谁能像约翰·温伯格一样,把《大众的疯狂和流行的幻觉》放在每一个案头,并且不厌其烦地读下去呢?就算有约翰·温伯格,他的下一任能这样吗?鲁宾能够坚持,保尔森能够坚持吗?
    这不是对人性的悲观,而是一个提醒,对于希望规避风险的人,需要有更坚强的意志力,来坚持长期的标准和遵守基本的纪律。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62172768  深圳(0755)25924870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