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华夏时评:最大程度鼓励民企参与基础投资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22 20:05:53

摘要:最终,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中来,无论是基建内需保底,还是外贸需求扩张,民营企业的产能和产品,最终还是要符合新质生产力,无论对这些新质生产力的产能需求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华夏时评:最大程度鼓励民企参与基础投资

一年之计在于春,1—2月份的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用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的话来说,就是今年前两个月国民经济的起步平稳、稳中有升,一是春节假期的有力带动,二是宏观组合政策靠前发力。

因此,要保持1—2月的增长势头,宏观组合政策的发力还不能停。

宏观组合政策靠前发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激发出市场自身的增长活力,尤其是要调动起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在政策发力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来,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中之重。

3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各职能部委介绍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对投资的解读,给出了几个精彩的关键词。

谈及政策的靠前发力,“两项国债”最要紧,一个是增发的1万亿国债,一个是两会提出来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到今年2月已经下达完毕项目清单,增发国债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国企的机会,也是民企的机会。

而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刘苏社提及的关键词,一个是“硬投资”,一个是“软建设”,两者需要统筹好,集中力量解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而这里面,也需要民营企业的深度参与。

1万亿元国债加上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到实处就是一个一个的基础建设项目。既有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又有一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建设,而所有这些项目的机会,需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

刘苏社副主任详细介绍的万亿国债和超长期国债的用法,主要还是要拉投资,新的提法“硬投资”和“软建设”,说明投资要讲效果,不是盲目投资,要软硬兼施,讲究回报和效率,坚持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并重,这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基建投资,也会分配到一些民营企业中,因为民营企业吸收带动了更多的就业。同时,帮助民营企业在外贸不确定背景下的发展,也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投资信心,用辐射效应,激发企业家精神。

关于这一点,另外三个新的值得关注的关键词是:“安心投”,“有的投”,“投得好”。

正在研究起草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就是要最大程度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是完善制度环境,让民营企业“安心投”;

推动地方和相关行业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引导专项,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项目,这是让民营企业“有的投”;

建好用好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强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和用地等要素保障,促进更多的民间投资项目落地实施,这是让民营企业“投得好”。

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最大的背景,就是民营企业局的成立。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网站上,还挂着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我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建言献策”专栏。

其实,方方面面的帮扶,最关键的还是投资助力,在投资项目的助力下,民营企业能得到实在的机会,而在外部环境尤其是美联储开始降息之路的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也将逐渐好转,这在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综合而言,民营经济在2024年将会展现出一个积极的新面貌。

最终,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中来,无论是基建内需保底,还是外贸需求扩张,民营企业的产能和产品,最终还是要符合新质生产力,无论对这些新质生产力的产能需求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