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今年5%左右的GDP目标如何实现?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05 15:02:30

摘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也对记者表示,设定GDP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的发展需要,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再根据前期的经济表现和政策效果来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因此,GDP5%完全符合预期。

今年5%左右的GDP目标如何实现?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2024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报告里提出的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蕴含其中的改革开放创新这个大逻辑。在这个背景下,当前增长目标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这个目标是符合预期的,一方面,去年的实际增长是5.2%,与去年5%左右的目标相符合,根据去年实际情况确定今年的目标,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同时,全国各省市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平均值为5.4%,全国目标与地方目标平均值相差不大,也呈现了经济目标的一致性;另一方面,5%的目标是服务于2035年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如果太低了,影响我们中期目标的实现。”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也对记者表示,设定GDP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的发展需要,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再根据前期的经济表现和政策效果来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因此,GDP5%完全符合预期。

“5%的目标并不是轻松就能完成的,仍然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非经济政策协同发力。”徐洪才表示。

实现“质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对于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总基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总量政策层面,充分体现了稳住经济总量,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意图。”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消费方面,要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不仅如此,还要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同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为了保障基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结构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杨畅表示,2024年,以新质生产力作为主线,有望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货币、财政政策仍持续发力

黄守宏表示,“大水漫灌”可以使经济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增长,但会留下隐患,而我国采取的措施更加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打出来一套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既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今后的增长。

今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财政政策方面,在保持赤字率3%的基础上,通过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上调至3.9万亿元,并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年先发行1万亿,都有望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将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货币政策方面,延续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明确要求。”杨畅表示。

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表示,从赤字看,今年政策力度仍保持一定水平,3%左右的赤字约为4.06万亿,叠加3.9万亿的专项债,总规模接近8万亿元,力度仍然不小。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政策工具方面,预计央行将继续实行总量+结构工具+改革手段,进一步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推动经济稳步恢复,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实施效果与风险防范。

“降息、结构性工具仍在工具箱,在经济未明显偏离修复轨道的情况下,预计央行更多倚重结构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兼顾短期与中长期,内外均衡。”周茂华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