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无障“爱” 121项无障碍成果献礼冬残奥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06 15:52:08

摘要:项目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焦舰表示:“项目成果可以有效提升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人性化、科技化服务水平,极大地助力残障人士更多参与冬残奥会,同时推动未来我们国家无障碍便捷生活服务体系,在先进的智慧信息智慧技术支撑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进基础性科研成果向应用性科研转化。”

科技赋能无障“爱” 121项无障碍成果献礼冬残奥

与会人员体验视野补偿眼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冬残奥运动员如何错峰就餐?残障运动员的训练服装如何优化?如何通过科技帮助听障、视障、行动不便人士更好地“听得见、看得见、走得到”,实现便捷无碍的智能生活?

3月3日,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无障碍文化促进中心会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建院”)联合主办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便捷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技术与示范”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无障碍成果推介展示活动在北京建院举行,对科技赋能无障碍的系列成果进行了展示。

构建便捷智慧的无障碍生活服务体系是举办冬残奥会的要求,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项目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焦舰表示:“项目成果可以有效提升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人性化、科技化服务水平,极大地助力残障人士更多参与冬残奥会,同时推动未来我们国家无障碍便捷生活服务体系,在先进的智慧信息智慧技术支撑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促进基础性科研成果向应用性科研转化。”

121项无障碍成果成就“科技冬残奥”

科技冬(残)奥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要特色。基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对于无障碍便捷生活服务的要求和“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的要求,2019年底,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无障碍、便捷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技术与示范”正式启动。

1.jpg

无障碍成果推介展示会

历时33个月,项目实现了共5大类、121项成果。其中,50项研发成果,71项论文专利软著。研究技术报告类成果包括3套专项规划、6项技术体系,5项技术方案或方法。技术标准类共计19项,6项标准,6套服装设计导则,6套服装设计图集,1部指导手册。平台、软件、数据库、样机类,包括3个智慧平台,3项软件,1个数据库,8类设备装备样机,1个服装原型。应用示范类,包括编制3个赛区所在地的无障碍生活服务规划,分别在北京冬残奥村、冬残奥馆、北京奥运保障机场3个场景中开展应用或示范;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6个系列的服装;面向冬残奥会提供高质量的导盲犬。还包括完成48篇论文、16项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等。

3.jpg

无障碍服装

121项成果致力于解决八个关键技术问题:面向冬残奥会的无障碍、便捷智慧生活服务体系和技术路线;冬残奥村居住环境无障碍智慧生活服务重点技术;针对视障人群的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针对视障人群的智能运营平台;基于机场无障碍服务保障体系、智能交互和出行引导技术、智能装备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机场智能无障碍服务和保障技术;适合残障运动员的人体测量方法、体型数据库及服装原型;针对残障(肢残)运动员功能服装的舒适、保暖、穿脱、收纳等关键技术;培训复杂、严寒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引领视障人士安全出行的高质量导盲犬。

4.jpg

项目为冬残奥会提供高质量的导盲犬

记者了解获悉,冬奥会期间,项目的部分成果已经在冬奥村、机场开始应用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如约而至的冬残奥会,将有更多的成果得到应用和示范。

对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也予以了充分肯定:以高标准、严组织、实措施和好效果的目标深度开展无障碍科技研发,成果聚焦于居住、场馆、交通、无障碍服装、导盲犬等无障碍便捷智慧服务领域,充分展示了我国无障碍科技智能领域创新与发展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切实为广大需求群体带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实际落地见到成效,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助力加油。

赋能无障碍,让科技蕴含温度

无障碍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打造将科技化、人性化、智能化等融为一体的无障碍生活服务体系实为突破。

在成果展示会场,记者注意到了一件特别的黑色衣服——候场羽绒斗篷。这件衣服使用套头斗篷形式,门襟处为磁吸扣,斗篷前长覆盖了坐姿模特的小腿,质地柔软舒适。记者从《冬残奥会运动项目辅助服装设计导则》中了解到,这种候场保暖服用于残奥高山滑雪坐姿组运动员候场时使用。其版型符合人体坐姿形态,且保暖充分,便于如厕;外层防风、防渗水面料,可防止雪水渗透到内里;臀部与坐平面接触部位的面料做了防滑处理。

肢残运动员穿用健全运动员服装,很难符合其体型、体态与运动特征,这正是“无障碍服装研究及应用”系列成果给出的人性化应对。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史丽敏还汇报展示了贴合人体坐姿曲线、用于轮椅使用者坐姿抓绒茄克;可以坐在轮椅上轻松穿脱、实现层次配套的坐姿羽绒马甲和坐姿防风防滑羽绒裤等无障碍服装。据悉,该课题成果包括了6个系列54款专项服装,实现了“冬、残、奥”和“暖、适、美”的一一对应,且部分服装已在冬残奥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使用。

此外,利用数字化建模和3D打印技术开发的无障碍服装人台等研究成果对残疾人虚拟试衣、无障碍服装的规模化、产业化至关重要,是无障碍服装的设计研发和产业化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面向北京冬残奥会,针对主办城市的无障碍、便捷智慧生活的需求,围绕居住、场馆、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北京建院则开发了冬(残)奥村无障碍便捷智能管理平台及智能终端设备。北京建院数字工作部部长梁楠向记者介绍称,居住者可以通过手机端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

冬(残)奥会期间,运动员及随行人员可以借助手机APP实时查看餐厅用餐人流,错峰就餐,节省等候时间,实现智能就餐。数字化的BIM模型也被应用于北京冬残奥村运营中,赛时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赛时赛务服务,赛后为住户提供集家居、安防、智能为一体的理想生活。梁楠强调,对餐厅、健身房、运动员注册中心等人员聚集区域进行实时人流状态统计和预测,都是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的。

记者了解到,1月22日,管理平台调试完成,正式在冬奥村上线,为冬奥会提供服务;2月25日,完成冬奥会服务,服务对象700人,使用人数200余次,监测人流50万余次;面对即将到来的冬残奥会,2月28日,已完成冬残奥会转换,预计服务对象500人。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