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冠军杨超成功卫冕:忘掉过去的荣誉,重新开始「残奥群英汇」

作者:陈柯宇 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9-01 14:39:46

摘要:对于此次比赛,杨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我尽量不让自己有太多包袱,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就发挥到什么程度,顺其自然即可。照我以往的经验,越是发挥自然,越可能有惊喜。”

里约冠军杨超成功卫冕:忘掉过去的荣誉,重新开始「残奥群英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柯宇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8月31日的东京残奥会射击P1男子10米气手枪SH1级比赛中,杨超以总成绩237.9环成功卫冕金牌,并刷新自己在里约创下的198.2环的残奥会纪录。

练习射击15年,手枪不只是杨超练习时的工具,还是他精神上的“好友”,若个把月不摸抢,杨超便“想念摸枪的感觉和射击时的状态。”但在漫长的训练岁月里,枯燥无味才是日复一日练习的真实写照。对于那些日子,杨超说:“虽然艰苦,倒也其乐融融,教练和队员彼此扶持,让那段时光镀了金。”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超开始接触射击,4年后从省队进入国家队,在胡兵教练麾下学习和操练。2016年里约残奥运会中,杨超获得P1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和P4混合组50米手枪银牌。

据了解,射击项目的比赛自8月30日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全天候较量。对于此次比赛,杨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我尽量不让自己有太多包袱,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就发挥到什么程度,顺其自然即可。照我以往的经验,越是发挥自然,越可能有惊喜。”

成为残奥会金牌获得者

8月19日,比赛临近,杨超进入了赛前调整阶段,每天保持上午三小时、下午两小时的训练。在杨超看来,这比平日里的训练强度要小很多。

日常训练非常艰苦,杨超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了,在训练中心度过了三个春节,和他一起训练的队员们亦如此。“真的是很想家啊。”杨超感慨了一句。他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庭,妻子和两个孩子是他的牵挂。他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道:“大的那个(孩子)13岁,小的已经5岁多了。”

今年三月份,妻子带孩子去看望过他,但受疫情管控,训练中心不对外开放,他只好隔着铁栅栏和妻子说了会儿话。家庭给了杨超很大的支持,他曾在媒体采访中直言:“我的奖牌有妻子的一半。”

在幸福的支撑下,杨超得以全身心投入训练。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源于2006年的一次偶然。

彼时,杨超27岁,为了谋生,他不给自己设限,很多工种都干过,学过无线电、做过生意、也在工厂打过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当地残联装假肢时,有工作人员问他是否对体育竞技感兴趣,可以试一试。就这样,他被一位射击教练选中,开始了射击生涯。

微信图片_20210901122948.jpg

杨超表现出色,没练多久便获得了2006年湖南省残疾人运动会射击项目一银两铜的成绩。四年后,又被选入省队,备战2011年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也是从这时候,他开始全天投入射击练习,在2015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三金一银的成绩后,杨超又顺利进入国家队,并在次年的里约奥运会中一举夺得金牌。

多年的训练让杨超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他认为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模式,“射击本身是一个很枯燥的运动,练了这么多年,基本慢慢接受了。但这几年疫情让管理变得非常严格,让本身枯燥的训练雪上加霜,日常就是白天训练、晚上休息,娱乐方式除了手机再无其它。”

身体虽然劳累,但内心的热爱让杨超一直坚持了下来。努力之后的回报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获得奥运金牌后,生活质量、精神层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放下“包袱”与自己和解

其实,让杨超坚持十多年枯燥训练的,除了热爱,还有他不屈服和对自我要求高的精神。

杨超坦言,他从小就是个要强的孩子。虽然缺少一条腿,但别人会骑自行车,他也要学会,别人会游泳,他也不能落后。身体残疾让他更不甘示弱,他总是希望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并不比健全人差。

工作以后,他依然如此。在工厂做工时,凡是经手杨超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他都属于“标杆行列”。对杨超而言,不论从事哪一行,都要尽己所能,做行业里的佼佼者,占据一席之地,而不仅是为“混口饭吃”。

射击训练亦是如此。他举了个例子,假如射击是团体比赛,而他不能够在团体中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他便不会在此久留。

这种要强的性格固然让杨超拥有了今天的成绩,但杨超知道这背后,依然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尤其在里约残奥会取得金牌后,杨超的精神包袱更重了。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里约残奥会后,他参加的所有赛事都以这个成绩作为标杆,如果做不到同样完美,他会非常失落。

幸好,时间带给了杨超更多思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种“包袱”裹挟,思虑过多对他的训练来讲并不是好事。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即使没有做到那个要强的自己、没有取得最好的成绩,他依然不必因残疾而自卑,更不必因此否定自己。

这么多年来,他已经学会和自己相处,也丢掉了曾经的自卑感。

杨超仍然记得他在2016年残奥会获得金牌时,正是北京时间凌晨3点钟,教练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向他祝贺,本身比较平静的他瞬时间鼻子一酸。

曾经训练时和队友、教练在合租房里度过的那些时光浮现在他眼前:炎炎夏日,教练把自家的空调搬来,寒冬腊月,教练又送来几床被子。平日里和队友相处时的快乐、教练不时送来的热饭、坚持不下来时彼此的谈心鼓励......这些画面在杨超脑海里闪过,他看着眼前的国旗和偌大的颁奖台,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在国际赛场上,和韩国运动员互送礼物,教乌克兰运动员用汉语数数、打招呼,这些回忆对杨超而言也珍贵无比,和残疾与否无关,这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流动。

对于此次残奥会,由于训练强度过大,杨超的肩膀已不堪重负,他不确定这会不会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残奥会,但他心里的包袱已卸下。“顺其自然即可,越是放轻松,越有可能有惊喜。”杨超说道。

见习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