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建议把“残疾人”改为“残障人” 从俯视到平视

作者:陈柯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06 23:40:09

摘要: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将“残疾人”的称呼改为“残障人”。他说道:“称谓的改变背后其实是意识的变化,这是广大残障人士的期待,也将是非常大的社会进步。”

白岩松建议把“残疾人”改为“残障人”  从俯视到平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柯宇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将“残疾人”的称呼改为“残障人”。他说道:“称谓的改变背后其实是意识的变化,这是广大残障人士的期待,也将是非常大的社会进步。”

白岩松提出,40多年前“残废人”一词被弃之时,意味着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不再存在,这是一种进步。但“残疾人”一词的使用仍包含一种俯视的姿态,把这一群体当作病人来对待。而“残障人士”的称谓则是用平视的态度看待障碍,因此,消除障碍、平等对待才是未来社会对待残障人群时应有的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残障人群的需求也在显著升级,已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需要更加平等地进入社会的机会。

其实,早在2009年便有呼声呼吁“称呼革命”,彼时中国新闻网的一篇报道说道:“用‘障碍人’这个词称呼我们通常所说的残疾人,突出的恰是人和人的平等品格:任何人都会遇到障碍,皆有可能无法运用某部分身体;当下行动有障碍者,将来也有可能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相比之下,瞎子、瘸子、脑残之类的词语强调的是人的身心缺陷,不具有前者的人文关怀意味,自然会在词语的竞争中被逐渐淘汰。”

因此,关注残障人士的各项需求,称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据了解,中国一直在为保障残障人士权利而努力。中国是第一批签署《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国家之一,这项公约于2008年生效,同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并开始实施。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又发布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鼓励发展残疾人体育。可以说,残疾人的各项需求和保障都在不断更新之中。正如白岩松所说,如今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一样,也可以在领跑员的帮助下跑步,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这值得我们共同去期待。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2024上市公司ESG优秀案例征集及实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