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老将赵平再战残奥:我所知的天命就是目标明确、努力就好「残奥群英汇」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31 18:40:26

摘要:赵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作为一名年长的老运动员,跟年轻运动员同场竞技,其实难度挺大,伤病困扰,体能也较以前有所下降。不过还是在于个人,贵在坚持,只要你去努力了,就会有一个好结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见习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东京时间8月27日中午,赵平以3:1战胜了比自己小21岁的尼日利亚选手,打进东京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男子3级的八强。

这是赵平第四次参加残奥会。与以往不同,今年56岁的他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从遭遇车祸至今,赵平已经从事乒乓球运动二十余年。和比自己小的对手同台竞技,对他而言是常事。本届残奥会上,他还战胜了比自己小30岁的爱尔兰选手,以及小16岁的巴西选手。

赵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作为一名年长的老运动员,跟年轻运动员同场竞技,其实难度挺大,伤病困扰,体能也较以前有所下降。不过还是在于个人,贵在坚持,只要你去努力了,就会有一个好结果。”

“乒乓球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这(乒乓球)不是我生活的全部。”赵平对记者说这话时,声音温厚,语气平缓。

和很多年轻运动员不同,经过岁月锤炼和打磨的赵平,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聊起自己,他也轻描淡写。然而听他的故事,又发现他的“轻描淡写”之下还涌动着更多。

遭遇车祸之前,赵平是一家企业职员,生活如同他的名字,平凡朴实。1999年,赵平34岁,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他高位截瘫,已过而立之年遭遇此事,对他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生活还要继续。”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赵平说这句话。

在家里进行康复的两年多时间里,赵平生活上尽量自理,希望少给家人增添负担。他总想着“要是能走出去、能做点事情就更好了。”朋友主动提出帮他找点事做,赵平也并未接受。看到悉尼残奥会上乒乓球运动员拼搏的身影,想到自己学生时期也学过乒乓球,他决定当一名残疾人运动员。

赵平的高位截瘫比较严重,身体条件在比赛中并不占优势,训练时间、体能都不能和其他运动员相比,加上身体伤病较多,训练难度并不小。备战本届残奥会更是如此,由于疫情,训练时间被大大压缩,赵平没能参加前期的系统训练,当地乒乓球俱乐部又不营业,他只能自己在家练动作、做力量训练等,直至今年的5月10日赵平才归队。

然而,生活的坎坷和历练,早已让赵平的内心生出笑对一切、随遇而安的力量。他告诉记者:“因为(我是)经历过一场大难的人,好像对有一些东西看得很淡了。乒乓球只要能打我就继续打,不能打,我的心态也很平和。”

在赵平看来,他的平和并非“佛系”,而是与生活、与自己的一份和解。赵平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赛场上作为一个运动员,我永远不会服输,争取做到最强,尽可能战胜一切对手。而下了赛场、下了领奖台,生活还要继续,我想尽可能为家人做点事。”

五十而知天命,赵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所知的‘天命’就是目标明确,努力就好。”

“希望更多残疾人走出去”

达到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的状态是一个过程。面对生活琐事,赵平的内心依然会心生波澜。轮椅是赵平的代步工具,更是肢体的一部分,对于陪伴自己20多年的“腿”,赵平已经熟悉到“坐在轮椅上能感觉到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甚至是螺丝的松动。”然而,他对轮椅的感情很复杂,除了依赖,甚至还有厌恶。“有时,几个简单的台阶就能把我难住了,坐在轮椅上,我就是逾越不了、上不去。这份厌恶实际上是我内心的一种期盼,我依然期待自己能好起来。”

自从开始打乒乓球后,赵平的身体、精神状态都已经好了太多。他表示:“不少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神经已经受损,我们如果不运动,成天在家里躺着坐着,对脏器、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无独有偶,从乒乓球运动获益的还有很多人。赵平的一位队友年龄较他还长,经过两三年的训练,生活上,从需要两个护理人员陪同,到能完全可以自理,精神上也从萎靡走向自信,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

据了解,目前赵平个人排名世界第七,在往届残奥会上,团体赛中两次夺金。本届残奥会上,赵平在男子单打中进入八强,位列第五,接下来还要和同伴们一起冲击团体赛奖牌。他对自己目前的表现很满意。

赵平直言,随着时间流逝、自身的成长、内在力量的改变,每次参加残奥会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2008年是我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当时觉得,能在北京参加残奥会,无比荣耀和自豪,要是能拿到奖牌就更高兴和兴奋了。参加后两届时,开始感受到国家为了培养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付出很多,让运动员走出去,就是代表中国众多的残疾人展示中国的实力和咱们残疾人的风采,身上带着使命,感觉很不一样。”

关于这份使命感,这位56岁的老将说:“我希望通过残奥会的平台来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让他们相信一切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自身也要努力融入社会,走出家庭,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这是一个过程,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未来能否继续参加残奥会,赵平无法预测,但他已经决定让这项并非他“生活全部”的运动伴他左右。“只要能打我会继续打。如果不打比赛也还是会从事乒乓球运动,我想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给一些年轻的运动员,让他们少走弯路。”

对于一些仍然在寻找与生活和解之路的残疾人,赵平说:“希望他们多去健身、多走出去、多融入社会,生活很美好。”赵平依旧笑得温和。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