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补缺”本地航司,改扩建长沙机场,湖南民航后发力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07 23:02:24

摘要:继此前完成工商注册资料变更,并获得民航局颁发的新经营许可证后,随着新的《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在12月初正式颁发,已经成立六年,此前以昆明为运营基地的云南红土航空正式成为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将总部和主运营基地迁至长沙,更名为湖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从而结束了湖南省没有本土航空公司的历史。

“补缺”本地航司,改扩建长沙机场,湖南民航后发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过去十几年里,在经历数轮由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热情交织”推动下的快速成长之后,中国民航运输业最终形成目前由几个大型国有航空集团主导,由地方国资或民资参股或控股的数十家中小航司“乱战”的局面。

地方政府对航空业“名片效应”的“执念”与前期进入航空业的资本寻求“靠山”的想法一拍即合,地方航企在全国四处落地生根,而一些航空业本就有雄厚市场潜力和基础条件的地区更是成为航企扎堆之地。一度发展到一个省一级行政单位如果没有与本地区在品牌和资本上密切关联的地方航企,就如同在产业结构上缺失一块,或者说缺乏一个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窗口一般。

如果说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近年来几乎不再批准新成立干线航空公司的政策导向一度断了许多地方建立本地航司的路径,但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一些前期进入行业的投资方自身条件变化,部分航空公司开始面临所有权的变化甚至是运营基地的变化,这也成为“持币待入”者的机会。

红土落地长沙

此前在本地区航空运输产业上并没有太大发展空间的湖南省就觅得良机,不仅得到一家本地的基地航空公司,还一步到位实现了很多地方政府梦寐以求冠以本地“名号”,更显“原汁原味”航司的目标。

继此前完成工商注册资料变更,并获得民航局颁发的新经营许可证后,随着新的《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在12月初正式颁发,已经成立六年,此前以昆明为运营基地的云南红土航空正式成为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将总部和主运营基地迁至长沙,更名为湖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湖南航空”),从而结束了湖南省没有本土航空公司的历史。

据湖南航空方面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同步启动机队涂装更改工作,不久将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另外,在机票销售、航班信息查询等方面也都逐步替换使用湖南航空名称及标识。

湖南航空前身红土航空虽然搭上民航局开放民营航空公司审批的“末班车”,并且在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民航大省云南率先落地,但由于历史不长,规模较小,并且从成立之后就一直伴随着股东之间的纷争、股权变更、发展路径摇摆等问题,不但未能踏上发展的“快车道”,跟同期成立的几家民营航司相比反而逐渐开始掉队。

内忧外患之下,原投资方决定撤资,适逢总部位于苏州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同程集团寻求将其产业链延伸至航空运输领域,并与自身的业务相结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因此在2017年同程集团成为红土航空控股股东,并确定了“互联网+”精品航空公司的新定位。

在同程集团方面看来,这一定位与同程集团的互联网基因相契合,也使得红土航空成为国内首家由互联网企业控股的航空公司。

在完成进入航空运输业第一步之后,红土航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一片“适合生存的新土地”。尽管云南拥有发达的航空运输业基础和市场空间,但本地已经有多家基地航空公司竞争,诸如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和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这样规模远远超过红土航空的企业得到了更多资源,因此搬迁就成为一个更好的选项。

在地方政府对航空业热情之下,同程集团为红土航空找到合适的“新大陆”并不难,但如何做出选择似乎更难。

“当时有很多选择,但湖南决策速度很快,合作决心最大,所以迅速确定了合作意向,”一位接近湖南航空的人士近日在接受包括《华夏时报》在内媒体专访时透露,“湖南很认可同程集团为航空公司制定的深耕主业,创新互联网+发展思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湖南并没有对航空公司提出控股要求,只是表示‘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方针,这也是双方能够迅速搭乘合作的基础。”

前述人士透露,双方在2019年初谈出意向,尽调后,经过两、三次谈判,7月份签约,“整体合作达成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最终湖南省政府旗下湖南财信新兴产业基金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入,持股26%,成为湖南航空的第二大股东,并且直接推动了航空公司的更名、迁址,而同程集团旗下负责运营航空公司的板块同程航旅也同步增资,保持其超过50%的控股股东地位。

“湖南航空的变更,特别是工商注册地的跨省变更,在中国民航史上是首次,审核、签转的难度非常大,关键是没有前例可循,最终,在多方领导的关注和协调下,得以顺利完成。”前述接近湖南航空的人士表示。

多种政策扶持

在最终迎来本地航司之外,湖南航空运输业近期还有一连串动作。

12月2日,民航局局长冯正霖与湖南省代省长毛伟明在长沙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湖南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悉,此次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针对目前湖南民航事业急需解决的痛点难点,在高质量规划湖南民航发展、加快航空枢纽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本土和基地航空公司发展、提高时刻容量和航班时刻供给等14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涉及民航整个产业链条,并明确了双方的具体职责和具体任务。

冯正霖建议湖南以此次局省合作为契机,着眼长沙区域性航空枢纽定位,强化枢纽功能作用;充分挖掘二三线城市的航空需求,推动形成干支结合航线网,促进支线机场客货运发展;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推动本土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依托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创新发展通航,争取形成可复制的发展经验。

尽管湖南一直以来都希望在本省进一步做大做强航空运输产业,但缺乏本地航司为依托,此前最为突出的动作就是以高额补贴吸引其他航空公司来本地开拓洲际航线。但这一模式在近年来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比如持续性不强,对真正培育本地市场的作用有限等。

但如今有了本地航空公司,同时得到民航局在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支持,就可以以此为依托真正开始按照构想搭建本地区民航发展的框架。

对同程集团而言,能够有机会将旗下航空公司按照自身思路经营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来自地方政府在资金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全方位扶持,显然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湖南航空方面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程集团和湖南航空并非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是对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旅游的模仿,同程航旅对航空运输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将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引入航空公司,使用大数据为航空公司安全、运营、市场营销与服务等业务相结合。比如目前已经有基于人工智能的收益管理系统、航材管理系统等相继投入使用。

“更重要的是,同程航旅带来的不仅有互联网的技术,还有互联网的管理经验和执行效率,在全国民航业不断加快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湖南航空以民营资本吸引国有资本进入,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操作方式,则是打造了另一种‘混改’样本。”前述湖南航空人士表示。

12月3日,长沙机场改扩建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启动。该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目标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汽车加油站工程,总投资约430.2亿元,是湖南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项目完成后,长沙机场将拥有3条跑道和80万平方米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需要。2019年,湖南全省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361.1万人次、货邮吞吐17.9万吨、飞机起降36.4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1.2%、13.4%和3.6%。虽然保持增速,但周边“强敌环伺”,包括湖北、河南等地区都将航空客货运枢纽的建设作为本地区的重点,正因为如此,本土航空公司的落地才显得意义更为重大。

湖南航空现拥有12架全空客A320系列机型,包括三架NEO先进机型,平均机龄在3年左右,已通航昆明、长沙、南京、成都、无锡、青岛等全国31个城市。目前,湖南航空已经融入“长沙4小时航空经济圈”,并在中南地区围绕长沙航点取得了重大突破。

按照湖南航空方面的说法,未来将围绕长沙运行基地不断进行战略产业布局,整合湖南省“航空+旅游”出行产业链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借助同程航旅在旅游产业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先天优势,致力于为湖南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共同推动湖南航旅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