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华夏时评:防疫如山 心有静气
防疫工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防疫常态化下的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更是一场持久战,“防疫如山、心有静气”,同样是打赢这一场民生保障战役的出发点。

马晓霖专栏 | 中印理应超越加勒万河风波维护关系大局
迄今为止,中印两国政府的总体态度低调克制,对媒体和舆论的管控也是比较严格,印度防长16日在公开提及此事时也没有提及中国,表明双方高层和官方均无意因局部冲突和偶发事件使双方战略关系和友好大局变轨改道,因为这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长远福祉。

张茉楠专栏 | 疫情之下的美欧经济形势展望与政策走向
新冠疫情是经济全球化以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走向的一次重大外部冲击。IMF警告,此次新冠疫情带来的衰退比此前预估的更为严重,这是一次真正的全球性危机。

当经济持续下行——通胀渐成奢望
近来对于通胀或通缩的争议颇大,甚至有观点认为将面临滞胀。虽然我不太认可会出现通胀,但也没有断然否定出现通胀的可能性。因为未来经济总是存在不确定性,是否会出现通胀或通缩,无非就是一个概率判断问题。

张茉楠专栏 | 悉数特朗普政府对华“强制性经济控制”手段
当前,美国以规则霸权工具为基础,以“国家干预主义”取代“新自由主义”;以“权力逻辑”取代“市场逻辑”;以“长臂管辖”取代“全球规则”。如果说中美贸易战是撕开了美对华遏制战略的一个口子,那么疫情后美国则可能形成的对华系统性遏制战略,我国须做好长期战略准备与预案。

马晓霖专栏 | 经济大势疲软无助油价持续坚挺
资本逐利,市场投机,人心浮动,前景难测。如果对经济全面复苏过于乐观而导致“OPEC+”限产体系彻底解体,各主要生产国为占据份额必然开闸放油,届时,油价从40美元下坠甚至“腰斩”的惨境将轻易再现。

美股狂欢与街头暴乱:同一逻辑下的两种结局
不管如何,股市的走势仍然超乎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为此,我来谈一下对于美国股市和美国经济的看法,以及对这次骚乱的认识。我认为,三者之间并未发生明显的逻辑矛盾。

马晓霖专栏 | 以色列会否重蹈“惧美疏中”之覆辙?
这是一周内继中国企业流标以色列重大基建项目后,来自地中海东岸的又一个不良信号,表明以色列因惧怕美国而开始疏远中国,如果不能适度控制速度和幅度,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给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共建大业构成障碍,更会伤害中以双边关系,导致以色列在中东和多边机制重陷孤立。

沪指失真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2000年上证总市值约3万亿元,2019年底已达35万亿元,同期GDP从10万亿元到99万亿元,两者都是10倍左右的增长,幅度相当。但为何指数总是不涨呢?为何沪指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增长呢?

李超:2020年守住六保是关键
我们认为,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冲击和海外发达经济体大肆“印钞”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表现了十足的定力,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经济仍具有较强的韧性,“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认为,二季度经济转正,三、四季度经济回到合理区间,全年增速达到2%以上是有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