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专栏

华夏时评:出口大反转,更期待“超大规模国内市场”

华夏时评:出口大反转,更期待“超大规模国内市场”

中国经济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不仅要向外看,更要向内看,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将是中国经济稳步向前的最稳固的基本盘。

本报评论员2021-1-15 19:02:37
华夏时评:居安思危,拥抱中国经济高增长

华夏时评:居安思危,拥抱中国经济高增长

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

本报评论员2021-1-8 18:39:07
连平:2021年宏观经济九大展望

连平:2021年宏观经济九大展望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2021年,全球疫情将如何演绎?世界经济能否走向较为稳定的复苏?有哪些深层因素会推动中国经济继续恢复?中国经济增长能否回归趋势性运行轨道?金融运行能回归常态吗?宏观政策会转弯吗?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2021年宏观经济九大展望。

连平2021-1-7 12:06:36
中国潜在产出增速与“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

中国潜在产出增速与“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深V”反弹,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长期增长中枢仍然处于正常运行轨道。那么,“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趋势如何?国内经济能否保持平稳增长?这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给出明确的答案。

连平2021-1-6 17:59:06
房贷新规,影响几何?

房贷新规,影响几何?

我们认为,本次房贷集中度新规与现有政策思路一脉相承,符合长效机制,与此前出台的“三道红线”新规相似,旨在通过金融机构约束房企的融资行为,保持信贷增速合理平稳增长,降低房地产金融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限额信贷管理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长期预期,促进房市平稳发展。

李超2021-1-5 10:11:12
华夏时评: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

华夏时评: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

这一年里,我们将记住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在全球新冠叠加中美争端背景下,中国不仅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还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们还必须记住,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本报评论员2021-1-1 00:22:36
拜登的考卷:寻找失落的美国梦

拜登的考卷:寻找失落的美国梦

虽然特朗普政府希望推翻部分地区的选举合法性,但迄今无论是重新计票,还是上诉最高法院,其努力均告失败。选举人投票日(12月14日)之后,拜登入主白宫已成定局。然而拜登面临的是分裂和动荡不断加剧的美国,如何收拾特朗普的“残局”,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邵宇2020-12-28 22:54:39
华夏时评:公平竞争是创新经济的内核

华夏时评:公平竞争是创新经济的内核

公平竞争是创新经济的内核,规范平台经济的发展,就是要让更多的企业所有的企业,能够公平公开公正地充分竞争,让企业家们发挥出最大的企业家精神,为消费者谋求最大的福利,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本报评论员2020-12-25 20:45:22
拉闸限电对物价的影响

拉闸限电对物价的影响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工业企业划分为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四类,历次拉闸限电首先限制的就是淘汰类和限制类行业,其中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如电解铝)、建筑建材、石化化工等能耗较高的行业。

李超2020-12-23 16:22:40
李锦专栏|2021年,国企改革将从九个方面着力

李锦专栏|2021年,国企改革将从九个方面着力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酝酿下先手棋、抢抓改革机遇。局面变幻,然而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可以预料的,大体上国企改革将从九个方面着力。

李锦2020-12-21 14:27:14
  • 益思

    益思

    “益思”是华夏公益特别推出的一档公益评论专栏,结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携手各界热心公益的专业人士---解读国家政策,普及公益法律,建言献计,为完善公益慈善思想、提升行业发展理念而持续努力,共创美好。

  • 荀玉根

    荀玉根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迅雷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锦

    李锦

    著名国企学者,教授,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 金海年

    金海年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华夏时报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