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下半年我国出口还有韧性吗?

下半年我国出口还有韧性吗?

2021年1-7月,我国进出口增长35.1%;出口增长35.2%,进口增长34.9%。在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波动的环境下,下半年我国出口是否依然能高歌猛进令人瞩目。

连平2021-8-19 15:44:59
华夏时评:加快加强重点立法,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华夏时评:加快加强重点立法,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重点领域,新科技领域,这些立法要求,怎么一一落实,还需要把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统一起来,区分轻重缓急,坚持急用先行,因时因情因需推进。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既要循序渐进,又得马不停蹄。

本报评论员2021-8-13 19:47:37
拓宽促进消费发展的思路

拓宽促进消费发展的思路

中国的消费支出占GDP比重2011-2020年间平均占比53.3%,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80%以及发展中国家占70%以上的数据相比仍有差距。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来扩大内需成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任务,而促进消费发展要从更加宽广的思路和角度进行思考和谋划。

连平2021-8-10 17:07:26
税收公正如何实现?

税收公正如何实现?

本书通过细致的统计分析,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美国亿万富翁缴纳的税率首次低于普通工人!而这种累退的税收制度将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不平等和寡头政治,最终严重威胁全球化乃至经济发展。

华夏时评:快速控制疫情,稳定经济增长

华夏时评:快速控制疫情,稳定经济增长

今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并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疫苗。这是在中国国内疫情出现反复之际,中国对全球防疫作出新的有力贡献。中国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本报评论员2021-8-6 21:37:06
变局:从重启到重构

变局:从重启到重构

重构的宏观大势为“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在“紧信用”的环境下,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松货币、宽财政”。“松货币”主要是指央行引导基础货币的价格(无风险利率)下降,或者央行再贷款等准财政行为。中国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大幅扩张预算内的财政,中国的准财政行为还有可能体现在更广的银行体系上,也就是金融让利。

彭文生2021-8-4 17:11:07
华夏时评:经济着力基本面,资本市场看长远

华夏时评:经济着力基本面,资本市场看长远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目光一定要看得长远,而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也一定要定得长远,最可依靠的,最能稳定人心的,还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本报评论员2021-7-30 20:23:01
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当今演愈烈的全球化逆潮趋势、仍旧看不到结束征兆的新冠疫情,也让悲观主义的色彩在人群中、在社交网络中被渲染地越来越浓烈。此时我们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将来的生活?这本《繁荣的背后》,通过揭示财富创造的奥秘,在某种程度上能让我们重拾信心。

威廉·J. 伯恩斯坦2021-7-29 16:09:23
扎克伯格悖论与大型科技公司的新伦理

扎克伯格悖论与大型科技公司的新伦理

如果有什么是可以从Facebook的价值挫折中汲取的教训,恐怕突出的有两条:第一,公司宣称的价值观与其实际奉行的价值观必须保持一致;第二,公司的价值观必须超越赚钱,而建立在更高的使命感之上。

胡泳2021-7-29 14:21:41
下半年是否会有降息?

下半年是否会有降息?

我们提示7月初国常会提出“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值得重点关注,预计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以定向再贷款的形式推出,并发挥“定向降息”的作用,结构上类似于TMLF工具,预计我国最快三季度推出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

李超2021-7-28 17: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