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需要多边体制的国际行动者正在行动
在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今天,也有一些国家在积极地为多边主义的生存努力,如:加拿大与欧盟建立《临时机制》以及多国在新加坡签订的《新加坡公约》,多边体制的国际行动者正在行动。

“改革热度指数”公布改革区域特征 各地纷纷表态落实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精神力促各项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改革热度指数课题组”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热度指数”有利于展示改革成效,报告的发布促使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指数评测时代。

重新认识《广场协议》 看清中美经贸博弈的实质
不少观点认为现在的中美关系同过去的日美关系很像,从2000年之后,日本的角色换成了中国。《抗战外援》译校者于杰用其独有的历史、经济视角带您重新认识《广场协议》,这或许会让您参透中美贸易博弈的实质。

水皮:不是小强胜似小强,A股的韧性在哪里?
证监会对外开放是真的,花大力气打造期货市场也是真的,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也是真的,稳扎稳打,按自己的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才能对付那个不靠谱。A股跌不下去的那一天,就是他后悔的那一天。

韩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并向多领域扩展
如今,韩日经贸冲突愈演愈烈,分歧和矛盾不断扩大,两国矛盾升级到军事、安全领域,两国关系陷入最坏局面,短时间内要实现韩日关系转圜并不乐观。

重视东盟的作用 重构中国的区域战略
8月2至3日,RCEP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RCEP对东盟中心性区位的作用重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东盟对“印太”的自定义也启发中国能够自己解释并定义“印太”概念和“印太”战略。

《中导条约》寿终正寝 美国搅乱国际关系
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退约不仅意味着冷战时代里程碑式核军控体系宣告瓦解,还影响中国战略安全。《美国之音》8月4日评论称,美国退约能让美国强化对中国的立场,美国的国防战略已将中国列为首要目标。

日韩贸易争端冲击亚洲区域经济整合
未来全球国家竞争是价值链上的竞争。日韩贸易之争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在当前不断恶化的日韩关系以及升级的贸易争端下,中日韩自贸区也将变得困难重重,或被长期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