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

专项防疫贷“加速度” :从申请至到账不超24小时 五省一市半月放贷374笔
在抗击疫情关键期,数家银行纷纷推出专项贷款方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积极采取加大信贷投放、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开通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延期还款等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广东部分小贷公司融资杠杆率可放宽至5倍 分析称:短中期内不会改变
近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这是防疫期间全国首个省级支持中小企业金融专项文件。
宅家催热“无接触”理财 工行等30家金融机构联手支付宝共推“理财周”
2月18日起,工行、农行在内的30家金融机构将把自己的近百支爆款存款、基金产品等搬上了支付宝“理财周”,用户打开支付宝就能在线选择。同期各大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理财大咖们还将推出一系列的在线直播与互动。
为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股份制银行们也是拼了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表示,不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同时实施降低贷款利息、减免相关收费、提供专项信贷支持等政策。

解读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助贷有望纳入监管 互金机构积极转型
中信证券非银金融团队表示,若助贷和联合贷顺利被纳入监管,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新起点。银行独立风控底线不变,为普惠金融预留的发展空间超预期。

聚焦险企业绩|和泰人寿四季度亏1.26亿 借力腾讯探索互联网寿险业务模式
近日,自称首家互联网寿险公司的和泰人寿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和泰人寿去年四季度保险业务收入3.84亿元,净利润-1.26亿元。
解读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风险兜底承诺 “助贷”业务回归本源
《暂行办法》涉及内容包括互联网贷款的概念、合作机构类型、贷款营销与收费模式等诸多方面,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直接和变相的风险兜底承诺”、“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个人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等等。

包商银行“瘦身待嫁”:重组前资产总额减少277亿元
包商银行在中国货币网披露《2020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下称“发行计划”)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523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77亿元,降幅为5%;负债总额为4932亿元,较2019年初减少251亿元,降幅为5%。

聚焦险企业绩|偿付能力垫底 全年亏损2.83亿的渤海财险如何发力非车业务?
近日,渤海财险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8.15亿元,净利润-1.18亿元。若结合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该公司全年保费收入37.2亿元。净利润方面,去年全年亏损约2.83亿元。

疫情重创小微企业 小贷公司雪上加霜
由于不能接触客户,许多小贷公司无法开展业务。“随着肺炎确诊人数的不断增加,形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由于公司的员工分散全国各地,不能及时返岗,且以往客户多以线下小微企业为主,双方都不能接触,导致业务无法正常进行”。一位不具名的小贷公司内部员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