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满足南方供暖需求? 人大代表周洪宇建议推进南方城市清洁低碳供暖
《建议》提出,加快构建南方清洁低碳供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打通基层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刘卫昌建议下沉行政审批事项
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刘卫昌对此深有感触。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农村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导者和根本保证,是打通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

铁路春运收官:客货运量同比双增,发送旅客2.18亿人次同比增734万人
和以往大包小包奔波在路上的春节不同,今年的春运,显得有些冷清。但《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铁路春运不仅客货两升,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运输新常态。

数字科技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
马化腾认为,人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应该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碳中和”红了谁?环保板块整体上扬,“六连板”中材节能周涨幅超50%
截至3月5日收盘,A股环保板块57家上市公司当中,本周仅有9家公司股价下跌,其余均呈现上涨趋势。其中,中材节能(603126. SH)更是从上周五(2月26日)开始连续六天涨停,本周涨幅达到50.39%,市值升高22.68亿,为其当前市值的38%。并且,有超过5家公司一周涨幅超过10%。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陆东福:“十四五”期间铁路在建、已批项目规模达3.19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按照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项目规模为3.19万亿元;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

铁路改革不断深化 全国人大代表陆东福:正在研究更高速度、更加智能的复兴号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铁集团正在组织几项重点工作,其中一项是启动“CR450科技创新工程”,即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实现我国高铁更高商业运营速度,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

专家热议拜登上任后的中美关系
不过,刘青也表示,疫情后美国的经济很可能迅速反弹。当前,美国的病例迅速下降,拜登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戴口罩、社交距离、疫苗等效果将会在今年显现。中美激烈竞争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化,拜登在政治、外交、国防、财政、贸易的一系列的安排,包括其政纲发言,都可以看到其竞争意愿没有变化。中美关系仍需要警惕。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建议养老金制度向“资产型”过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中国应该从现收现付为主要融资方式的“负债型”养老金制度,逐渐向以基金积累为基础的“资产型”养老金制度过渡,从而夯实养老金资产,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减税降费2021:着眼小微企业,切实减轻负担
在吴嘉源看来,此次政府报告中,减税降费的政策再次落脚在了小规模纳税人和小微企业上,这体现了国家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继续落实减税政策的主旨,延续了国家对于市场小微主体的关注与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