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三四线城市一手房71个月后首次下跌,楼市“小阳春”还能来吗?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71个月以来三四线城市首次出现房价同比下跌,说明市场存在疲软和下行的地方,各地三四线城市需要加快救市和稳楼市,防范数据过快下跌。

财政部最新表态!今年房地产税不扩大试点,全面铺开仍无时间表
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消费回暖!前2月社零呈近半年来最高增长,疫情“灰犀牛”下能保持韧性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高于2021年8-12月的同比增幅。

固定资产投资迎来“开门红”:稳增长持续发力,增速达2015年来高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超12%还是在2015年。

统计局:前两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失业率基本平稳
3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介绍今年前两月就业情况时表示:“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失业率基本平稳。”

前两月工业增长好于预期,“经济底”或在一季度前后出现
在赵伟看来,“政策底”夯实、“经济底”在即,经济不必过于悲观。不要低估政策“稳”的决心,稳增长已逐步从第一步募资增多转向第二步需求释放;但也不要误解政策意图、本轮稳增长并非“走老路”。他继续强调,“经济底”或在一季度前后出现,经济或在二季度环比改善显著、三季度同比改善显著。

13天累计确诊3995例,吉林本轮疫情病毒溯源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已隐匿传播多日
从3月1日吉林省报告首例确诊病例至3月13日24时,吉林市本轮疫情累计本土确诊病例3995例(包括本土无症状病例),目前感染者全部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目前,疫情溯源工作已基本查清。

篡改检测报告、核查“走过场”,生态环境部通报四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
记者注意到,这是2022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也是生态环境部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后,首次公开通报机构数据造假问题。

就业形势稳定向上,刘元春: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
“当前,得益于政府在疫情期间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的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形势整体处于平稳向上趋势。劳动力市场就业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较为短暂,就业稳定向上的整体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的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易定红表示。

环保龙头走势疲软:浙富控股受累“妖镍”跌幅逾8%,*ST美尚创历史新低「环保周评榜」
本周内,龙头环保股走势疲软,市值前十的环保股中仅有重庆水务和景津装备保持上行,涨幅分别为1.45%和0.50%,涨幅较小;而伟明环保和三聚环保的跌幅明显,分别达到了10.33%和10.85%;市值前十的环保股平均跌幅达到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