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如何确保“手中有煤”?冬季能源保供攻坚战打响: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在行动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手中有煤’,对于保障经济民生用电发挥着最基本的托底作用,同时央企在能源保供方面还发挥着市场引领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带头示范作用。”

防疫“新十条”后客流增长明显,铁路将逐步恢复客车开行|快讯
国铁集团12月8日消息,根据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铁路在取消乘火车出行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变化,运用12306查询、购票大数据精准分析客流走势,做好客车上线准备工作,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列车开行。

需求未及预期,生猪价格旺季不旺!上市猪企提速出栏能否带动全年盈利?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岁末年初是猪肉旺季,在11月猪肉价格回调后,猪肉价格预计在12月份还将出现新的回升现象,消费旺季来临;猪饲料价格也会出现回升现象。在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双向作用下,猪肉价格会出现相应的升高。”

防疫“新十条”出台:告别落地检、除特殊场所外不查核酸,北京、上海紧急作调整
从11月30日开始,广州、重庆、成都、北京、天津、深圳、上海等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纷纷调整了防疫措施,包括解封高风险区、允许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等等。随后,超过40个城市都跟随这些大城市的脚步,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弹窗“再见”!北京宣布进返京人员不再查验健康码、核酸证明,不再执行“落地检” |快讯
对进返京人员不再执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抵京后不再执行落地“三天三检”。

2023年要敢为敢闯敢干!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财政政策再“加力”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会议传递更多积极信号,特别是强调激发全社会各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活力方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疫情防控“新十条”:不是“被动放开”,不推出强制进行疫苗接种令|快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指出,这次的优化并不是完全放开不防,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是针对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流行特征,通过对疫情形势动态的研判,特别是对二十条实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等因素,综合考虑所作出的。

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6%,贸易顺差扩大42.8%|快讯
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

中国铁建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大虽然落幕了,但二十大精神在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央企。近期,中国铁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政治任务。

全球PMI持续下降,外需不振或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快讯
数据显示,全球PMI继续运行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全球经济呈现继续下行走势。11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7%,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