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构建命运共同体,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元首外交”开启合作新篇章
5月18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拉开大幕。这不仅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水平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猪价继续磨底,年内二次收储渐行渐近,二季度能否迎来拐点?
而在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在5月5日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适时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3月一过人就没了!北京毕业租房市场旺季不旺,楼市小阳春开始退烧?
最近,本报记者集中走访了北京东城、海淀、大兴、朝阳、丰台等多个区的十余家房屋租赁中介,发现中介内冷冷清清,目前整体房租价格基本稳定,虽然不同区域待租房源数量分化较大,但租客数量都较2—3月旺季出现了萎缩。在走访期间,记者未见到任何店里有其他客人同时前来咨询。

毕业季就业调查:早已进入“备战”状态,国企仍为首选,稳就业政策还有哪些子弹?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对找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偏好调研时显示,从偏好的企业类型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较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4月消费大涨18.4%!干饭“出圈”上涨逾40%,消费仍有发力空间
“在节假日效应的带动下,居民出行半径进一步扩大,12大城市地铁客运量、百城拥堵指数都是近5年来的新高。出行带动服务业消费增多,比如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8%,两年复合增速也达到了5.4%。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

4月固定投资回落背后:房地产投资下行,高技术产业投资加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对此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内生动力还不强。

港口“空箱堆积”正在改善!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稳步提升,空箱场存维持正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随着当前全国各地持续发力稳外贸,以及经济形势陆续恢复,各港口以往“空箱堆积”情况正在改善。宁波舟山港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港口空箱场存已维持在正常水平。

三年起步期建设领跑中西部,成都都市圈如何补齐“创新”短板?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规划了至少34个都市圈,其中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7个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国家级都市圈。当前全国都市圈发展进程如何?获批国家级都市圈最多的中西部能否形成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

4月多地用电量增长背后:工业服务业回暖两旺,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将促进电力消费需求增长。叠加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中澳贸易或全面解冻,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访华带来破冰信号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此次访华,此行对于两国加强经济往来奠定了良好基础,两国正在寻求贸易全面解冻。法瑞尔启程前表示,将大力倡导全面恢复澳洲对中国畅通无阻的出口;中国商务部则呼吁两国推动中澳经贸务实合作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