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CPI连续“破5”:食品、非食品价格差距拉大,货币政策维持宽松
疫情之下,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差距被迅速放大。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等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9%,非食品价格上涨0.9%。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CPI连续两个月处于“5”时代了。

国际原油油价暴跌30% 或将利好中国经济回暖
按照预测,疫情导致部分必需品价格上涨,但对需求减弱的影响更大,机构预测2月CPI仍维持在5%左右的高位。不过,原油价格下跌,预计对3月CPI将产生抑制作用。
武汉外流人口为何压倒孝感、黄冈?津沪穗为何疫情防控得力?社科院报告给你解释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城市医疗硬件环境竞争力专题报告——新冠肺炎冲击下的中国城市医疗资源与服务能力》,结合当前疫情的相关数据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医疗硬件环境条件展开对比分析。

安利警示消费者:谨防刮码产品侵害
“315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安利提醒广大消费者:通过安利云购或安利营销人员和店铺等正规渠道购买产品,享受正品保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切莫贪图便宜,谨防不法渠道刮码产品及假货侵害。

收紧房地产调控!海南取消商品房预售背后的“一石三鸟”
海南为何在此时选择了收紧?受访专家分析认为,个中原因纷繁复杂,至少有“一石三鸟”之意:首先,海南政府重申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其二,中央坚持“房住不炒”降低松绑预期;最后,预售制改革的破冰也从此开始。

抑制“跑部钱进”、监管地方花钱 财政部加大疫情期间财税改革力度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税制改革。其中,多项“卡脖子”、“拖后腿”的改革被再次强调。

解析40万亿“新基建”清单:发力“科技端”七大板块,今年专项债规模或突破3万亿
随着各地重点工程的复工及一批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名单的下发,超过40万亿元的投资体量浮出水面。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成了此轮投资中的新宠。

企业复工忙完年前积压的,但新订单在哪儿?
“我们现在加班加点,是因为年前订单的交货日期快到了,所以全力保生产。但生产完这些积压订单,就没新订单了,可能马上就得停工。”老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占比不足2%,需求缺口巨大 医院科室招聘提出“想要男护士”
各大医院的男护士都处于短缺的状态,一般都安置在重症、急诊、手术室等科室,每次公开招聘的时候,一些科室都会提出,想要男护士。

许雷云南往事:违规乘坐头等舱222次,或涉秦光荣落马案
自云南省原省委书记秦光荣案发后,与秦交往甚密的政商人士瞬间坍塌,许雷便或是其中之一。本报记者从云南政府部门了解到,秦许两人私交甚深,秦主政云南期间,资历尚浅的许雷能掌舵云南城投集团十多年,与秦给予的鼎力支持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