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北京中心城区实体商铺“不减租都干不下去” 寒冬已过春天会来吗?
一个挂出“合同到期清仓处理”的服装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她要撤店并非因为房租上涨了,而是因为房东不肯减租。“不减都干不下去,何况涨呢。”她说。不远处,一个运动品牌店也贴上了类似的牌子,店员表示撤店是因为经营状况不佳,本身合同并没有到期。

美豆进口有望恢复到贸易战前水平 中国大豆产需缺口正缩小
李国祥表示,为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国及时采取“振兴国产大豆,扩大种植面积”的政策。“居民消费升级,导致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产需缺口扩大。”据李国祥介绍,2019年发布的《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20年的种植面积要达到1.4亿亩,2022年播种面积要达到1.5亿亩。

60多年首上“云端”的别样广交会:直播卖机械 出口保金融
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国外疫情可能导致实体经济长期低迷,在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会导致中国外需长期疲软,同时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经贸摩擦,对外贸、投融资往来都会有一些影响。因此,抓住疫情防控领先的优势,推动复工复产,把这个领先优势变成经济复苏的领先优势,这为中国金融稳定提供基本面的有力支持。

中央环保督察组批五矿集团:环保问责多流于形式 下属企业虚报材料骗取“绿色工厂”荣誉
督查组指出,近年来五矿集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还不深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与中央企业应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还有差距。

猪、油齐跌 CPI或回归3区间
“猪肉、原油等或继续带动CPI同比下行,同时,受消费需求仍未回到正常水平影响,核心通胀可能仍偏弱,预计4月CPI同比或进一步回落。”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在预测数据时说。

轮番涨价的水泥:基建风口下供不应求 5月或卖断货?
中电传媒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近期各地纷纷降低应急响应级别,加快基础建设复工复产速度,短期内对水泥的需求呈现“井喷”势头,供不应求;特别是需要较长距离运输的需求终端,由于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时间较长,生产停滞,库存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价格迅速上涨。

“最赚钱的高铁”率先回暖 京沪高铁二季度业绩或大幅回升
铁路知情人士介绍,目前,京沪高铁客流量逐日攀升,尤其是5月11日往后的预售车票,不少班次商务座、一等座都处于售罄的“候补”状态。铁路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京沪线客流量相较于五一小长假之前增长明显,预计疫情过后,客流量能恢复往年正常水平。

科创板“巨无霸”海外业务承压 中国通号一季度出口同比降6成
“我们也在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根据目前企业实际情况看,一季度指标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影响可控,公司完成全年任务还是有信心的。”中国通号董事长周志亮表示。

中央环保督察组批青海:“有盐湖就有开发” 部分企业长期违规大量取水
督察组认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推进力度等方面仍有不足,与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法治意识淡薄,有防洪治理工程以疏浚河道之名行非法采砂之实,有地方政府擅自将垃圾填埋场选址于自然保护区。

海南再遭中央环保督察组批评:自然保护区内顶风违建房地产 地方政府为项目“量身打造”方案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从5月8日开始中央环保督察组连续公布了对福建、甘肃、青海、海南、重庆五个省的第二轮督查反馈结果,在第一轮督查整改情况这一项的表述,其他四个省为“不严不实”、“不到位”或“存在薄弱环节”,仅有海南省用到较为严厉的“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