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消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黄金周叠加“双十一”刺激,粮油食品上涨超10%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10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4.0%,经过RPI物价调整后当月同比增长1.1%,也就是说10月限额以上商品较上月提速,主要受价格因素影响。

过度索权?隐私政策晦涩难懂?工信部出手治理APP侵权乱象
针对APP侵犯用户权益,今年以来,工信部发布了9批次《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11批次《关于APP超范围索取权限、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回头看”的通报》以及《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的通报。

江苏发力服务业强省建设: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有望达到7万亿
“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发展实力将显著增强,服务业增加值有望达到7万亿左右规模,新消费需求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品质提升,创新改革成为现代服务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产业融合引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趋势。”

全国碳市场上线120天:减少能源改革成本,保障低碳转型
截至11月12日,全国碳市场上线已有120天(运行79个交易日)。开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合理波动,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491.4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06亿元,突破11亿元大关。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环保板块走势强劲,博天环境一周内两次涨停「环保周评榜」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相关数据梳理发现,本周环保工程板块内共有116只股票上涨,其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科融环境(30.03%)、万邦达(23.85%)和中国天楹(21.6%),涨幅均超过20%,有15只个股涨幅超过10%。

化肥价格创10年新高,财政部一次性下发14亿元,支持山东等五省农业生产
11月10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公告称,近日一次性新增安排14亿元资金用于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5省农业生产恢复所需物资材料及服务给予补助,以确保今年秋粮丰收并为明年春夏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CPI重回“1时代”:蔬菜价格上涨,叠加去年低基数
“展望今年后两个月,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蔬菜供应总量充足,居民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充裕,CPI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全年物价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表示。

本轮疫情感染破千人,拐点何时来?钟南山:一个月内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本轮疫情拐点是否到来?对此,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球市长论坛全体大会表示,目前是新冠病毒的活跃期,虽然出现局部疫情的爆发,但是相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恶劣天气对煤炭影响缓解!电厂存煤超过1.2亿吨,未来煤价走势稳中有涨?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微消息称,11月4日起,我国自北向南迎来强降温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对煤炭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1月6日全国煤炭产量跌破1100万吨,日产量下降100多万吨。

菜价终于降了!记者实探北京蔬菜批发市场:供应充足,菠菜油菜降幅超10%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告诉本报记者,前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秋季蔬菜主产地受淹减产的影响,而随着新一茬蔬菜长成上市以及市场保供措施,供应量逐步提升,价格开始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