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发起产业基金,神州优车拟打通上下游
6月8日,神州优车发布公布称,将出资10亿,认购产业投资基金“福建优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优车产业基金”)的合伙份额,发起成立优车产业基金。
河北钢厂:用“贿赂政府”的心态把环保做到最好
“早期我们确实为了改变生活赚取了一些财富,但这个(财富)是不是让你心安、愉悦?我有严重的鼻炎,过去都是住在工厂外面,这几年通过钢厂改造,我可以在钢厂里散步了,员工也说今天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是‘两个世界’,这是我做这件事情最大的价值。”丁立国表示。
姜江:6大产业可成为“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6月7日,“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政策行”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创新战略研究室主任姜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到“十三五”末期,有六大产业具备条件和潜力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支撑新旧功能增长的转换。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应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之间划线
6月6日,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参加了“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的标志性活动“全球创新峰会2017之产业双创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在阐述研发的风险时,他表示创新不仅仅是指初创企业把基础技术研发出来,要让这个技术真正获得成功,更需要企业花很多的时间把它真正地做成熟。
黄群慧:雄安新区建设应该分三个阶段
在6月6日举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负责人黄群慧表示,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多重目标,既要集中疏解北京的首都功能,又要绿色生态宜居,还要创新驱动引领、高端产业示范。
李晓江:大城市病最基本的根源是资源配置上的行政化
在6月6日举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表示,大城市病最基本的根源是资源配置上的行政化模式,越是高等级的政府聚集了越多的资源。
邬贺铨:雄安新区要发展和京津关联的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表示,雄安新区的建立是实现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重要战略举措,它一方面要承接非首都功能,同时也要发展和京津关联的产业,产业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市场,还要考虑全国要素产业错位,为未来雄安新区竞争力起好步。
绿地加速布局河北市场 特色小镇成新增长点
6月6日下午,“荣耀始于梦想,未来不止所见”2017绿地集团京津冀区域发布会在北京盛大举行,绿地集团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正式宣告成立,“京津房地产事业部”也正式更名为“京津冀房地产事业部”。
城市快速扩张时期已基本结束,城市规划面临“高考”
“我们的城市快速扩张的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前30年给我们留下的新增的城市空间的形态基本上已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接下来我们面对更多的任务在于城市空间的存量以及空间品质方面提升的任务需求。”6月6日,清华同衡设计规划研究院院长袁昕在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城市·设计·管控”专场上表示。
“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启动 引领产业双创发展新方向
6月6日,在海淀这块全国双创高地上,“2017创响中国巡回接力北京站”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的十天内,“2017创响中国巡回接力北京站”活动将着力展现以海淀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的北京双创成果,凸显海淀双创示范基地正在践行的大中小微企业共同参与双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