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

作者:于是

来源:粽哥2025

发布时间:2020-08-31 20:59:18

摘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医药行业带来了莫大机遇。尤其是从事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的医疗器械公司受到了广泛关注。

于是/文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医药行业带来了莫大机遇。尤其是从事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的医疗器械公司受到了广泛关注。

8月26日,华大基因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满意答卷:2020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41.08亿元,同比增长218.08%;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734.2%。年初至今,华大基因股价涨幅高达112%,期间最高股价一度达到约200元。

可见,具备成长潜力的优质公司一定会被市场陆续发掘出来,而华大基因真正的价值还没有被市场完全发现。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249.png

毫无疑问,在优质的基本面、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强劲的基础上,华大基因的投资价值得到了“重估”。

一、优质的基本面

众所周知,华大基因一直立志于要成为全球体外诊断(IVD)龙头企业。

经过20年的发展,华大已经拥有测序平台、质谱平台、信息平台、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包括癌症个体化诊疗技术、肿瘤低频检测技术、人体共生微生物和健康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代谢组研究)等技术体系及资源库,能够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完整的基因组学解决方案。

目前,基于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形成了五大板块:生育健康、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感染防控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561.png

华大基因丰富的产品矩阵所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能为普通人提供可及的检测产品,还能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提供研究服务和解决方案。

受益于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旺盛需求,2020年上半年华大的总营收增长2.18倍,净利润增长7.34倍,实现了逆势爆发。

尤其是经营现金流量净流入20.38亿元,截至2020年6月,货币资金储备达到了31.12亿元;危机之中现金为王,在整体宏观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大环境下,获得充裕的经营性现金流,不仅让偿债能力大幅提升,还能够使企业取得更多的主动权,把握行业发展先机,为公司长期的战略性布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华大基因往年业绩也相当靓丽。2015-2019年华大的总营收多年保持平稳增长,五年间复合增速达到16.25%。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896.png

整个上半年,对华大基因业绩贡献最大的是实现爆发性增长的精准医学业务,实现收入29.92亿元,同比增长1230.36%,毛利率提升至70.52%。

这主要系公司新冠检测系列产品已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海外发货已累计超过3500万人份。同时,由公司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10余主要城市落地,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

截至2020年6约30日,华大基因累计在海外运营“火眼”实验室58个,分布在全球17个国家(地区)。在疫情平稳后,将继续推动“火眼”实验室在其他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与当地医疗机构及公共卫生系统一起探索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等领域的应用。

上半年,国外市场的业绩表现也是相当靓丽。受益于海外出口试剂盒和检测服务的需求激增,欧洲及非洲地区实现收入4.31亿元,营收占比为10.5%;美洲地区实现收入1.54亿元,营收占比达3.76%。如今,海外疫情仍在不断蔓延,下半年的贡献力度仍比较大。

另外,上半年生育健康、多组学大数据和感染防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5.68亿、2.81亿和1.84亿。其中,疫情之下生育健康业务仍保持稳健,而受益于新冠疫情产生的需求增长,感染防控业务较上一年大幅增长430%。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1432.png
来源:公司公告

实际上,即使没有疫情,精准医学和感染防控两大业务未来也有望成为继生育健康业务后强有力的增长点。

从外部环境来看,近几十年来感染性疾病一直威胁着全球人口的生命健康,加上起病急、进展快、病原体复杂等特点,加大了诊断及治疗难度。另一方面,受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多项政策持续利好的影响,感染防控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坚持研发基因扎根的华大基因,还有着技术积累与平台(设备平台、产业链平台)优势。

上半年,华大基因在已有的核心产品——基于宏基因组学的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基础上,从血流、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局灶四大症候群维度,进行了细化升级,可实现对病原体的广覆盖;在检测通量和准确度方面优势显著,对混合感染以及罕见特殊感染也可实现病原精准检测。

新冠疫情爆发后,华大基因不仅第一时间完成了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产品包括核酸检测试剂盒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技术覆盖荧光PCR法、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胶体金法。同时,相关产品还陆续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资质及认证,并率先进入WHO(世界卫生组织)应急使用清单。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相关信息,截至2020年6月23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新冠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清单已达300多家。数百家企业欲出海经营,而唯有华大基因在本次全球新冠战疫之中响当当,国际化经营拓展能力凸显。一方面是因为技术领先带来的产品质量优势,试剂盒所获国际资质最多;另一方面,国际化是一个体系化的积累优势,包括对对海外市场相关政策、法规等情况的分析与研判,渠道布局的拓展,技术人员的培养、组织与调配等,一定是平日积累的无数个“跬步”才有今天的“行至千里”。

二、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除了业绩的可持续性增长以外,华大基因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还体现在技术的更新迭代快,以及重磅新品推出的频率上。

以生育健康业务的核心产品无创产前检测(NIPT)为例。

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方面,华大基因研发的串联质谱技术可同时检测几十种遗传代谢病,大大提高了筛查效率。同时,继续深耕单基因遗传病诊断领域,还对全外显子检测产品进行大幅优化与升级,大大缩短了报告交付周期。

“技术升级+新品频发”模式,让华大基因在无创产前检测领域稳居龙头地位,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371家产前诊断中心有超过180家选择与华大合作,且有超过120家配置了华大自主测序平台。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2473.png

华大基因生育健康业务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公司基于高通量测序仪等创新型自主检测平台的支持,通过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及儿童各个阶段,满足了众多细分市场,积累了充沛的现金流。二是,公司通过不断革新技术,持续增强着竞争优势。

由于管理层的前瞻性布局,华大基因在肿瘤防控领域的竞争优势也非常突出。

目前,华大基因的检测产品覆盖了“预防-早筛-诊疗-监测”的全肿瘤防控流程,围绕多类肿瘤构建了闭环服务。

在肿瘤早筛方面,上半年子公司华大数极发布基于甲基化快速靶向测序的肝癌早筛技术EpiPlex™,对早期肝癌的检测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还率先推出同源重组缺陷(HRD)评分检测,相较于BRCA检测可有效筛选出更大的PARP抑制剂潜在获益人群。两者均在行业内具有先发优势。

财报显示,华大基因研发的重磅产品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也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获得注册证。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2890.png

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上半年华大基因还收获了不少新研发成果,包括新增高敏版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以及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等。

能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便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推出多款具有高准确性的试剂盒产品,这完全得益于此前的技术研发和人才积累。

可见,华大基因的成功并非偶然。没有技术积累,没有人才储备,就不会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不断增强的竞争优势,无疑也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5.34%、40.24%,主要系新冠试剂盒所在的精准医疗板块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从而使得销售费用率等明显下降。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3184.png

此次新冠疫情,也让华大基因迅速衍生出了“火眼”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除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外,公司参与设计的新型气膜版“火眼”实验室等方案,也彰显出了公司的技术储备和应急管理能力。

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员工持股计划,不仅有效的保障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充分地体现出了华大基因对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深度战略考量。

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竞争优势以外,以技术为导向的华大基因,无疑拥有着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研发,是华大基因与其他做代理模式同行的根本区别。

2017-2019年,华大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4亿、2.65亿、3.34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32%、10.44%、11.94%。另外,公司的研发人数也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而且,对比同行来看,不管是研发投入金额的绝对值,还是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费用率,华大基因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华大基因:价值重估背后的“秘密”3580.png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同花顺

每年高额的研发投入,让华大基因成为了全球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多组学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医疗服务运营商。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一体机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分析平台,打造了数据存储、管理、计算和应用为一体的闭环管理体系。尤其是在基因组数据库平台的支撑下,公司能轻松做到自主平台成本可控。

要知道,未来基因测序技术在具备相对成本优势的前提下,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检测技术。而华大基因的自主平台基因测序仪具备快速、灵活、超高通量的特点,结合日益扩大的基因组数据库平台作为支撑,使得公司在测序领域能够实现成本可控,进而带来整体检测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覆盖更多的受益人群。

另外,华大基因的全产业链布局也相当完善。上游测序仪和配套试剂自主可控,中游在全球范围内运行超过200个基因组学实验室,公司拥有测序、质谱在内的,具有领先的资质优势,下至行业各细分领域进行布局。

截止2020年6月30日,华大基因下属的基因检测实验室共计23家,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实验室已安全运行累计超过173万小时,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Dr.Tom专业用户注册数超过8500名。

诸如此类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无不构建起了华大基因强大的护城河优势。

四、“重估”华大基因

总结来看,新冠疫情的确给华大基因带来了“客观”增长。

但实际上,华大基因的投资价值之所以能被“重估”,主要在于公司拥有的优质基本面、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以及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疫情不仅给华大基因带来了价值重估,还给IVD及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局。无论是并购扩张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亦或是产业链延伸等,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体外诊断龙头,都将会获得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编辑:蒲巧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