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紧急状态”下的伊朗经济

作者:王晓薇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31 21:05:14

摘要:“紧急状态”下的伊朗经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一只满是鲜血的手掌,遮挡着一张年轻的脸庞,背后是滚滚的浓烟。2009年12月27日,西方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都被这样一张图片占据着。
改革派持续发起抗议
    27日,是什叶派穆斯林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遇难的重要节日,在这个原本是应该用来纪念勇士的日子里,伊朗改革派的支持者在首都德黑兰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并且与警方发生了冲突。
    从6月12日总统大选结束后,由伊朗反对派发起的示威活动就时有发生。6月20日,针对大选结果,大批抗议者在德黑兰市中心革命广场举行抗议活动,与警方发生冲突,13人死亡;12月7日,在伊朗一年一度的学生日,伊朗反对派再次号召进行反政府示威游行,遭到伊朗政府严厉警告;直至12月27日,再次酿成了流血冲突。
    据新华社德黑兰电报道,在27日的冲突中共有8人丧生,伊朗警方正在调查人员的死亡事件。伊朗新闻电视台援引警方声明说,在这些死亡人员中,3人遭枪击身亡,1人被利器刺死,1人是摔死或被车撞死,其他3人死因暂不明确。在已经确认身份的6名死亡者中,包括了在2009年6月总统选举中失利的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穆萨维的侄子阿里·穆萨维。由于阿里·穆萨维遭枪击身亡事件存在不少疑点,目前警方正在展开调查。
    另据反对派网站报道,伊朗安全部门28日逮捕了十多名反对派政治人物和活动积极分子。由于目前伊朗与外界的手机通讯仍然不畅,外媒纷纷猜测伊朗主要城市可能已经进入了“紧急状态”。
    在由执政党与反对派的矛盾引发的一次又一次“紧张”背后,伊朗经济本身正在面临的“紧急状态”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内因。
人才流失损失赶上了
两伊战争花销
    如今,对于记者来讲,想了解伊朗国内真正的经济情况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采访伊朗国内的民众,他们能给你的只是确切的感受,即物价上涨快速,至于以什么比例上涨,他们能告诉你的就是飞一样的上涨。如果想寻找确切官方数据,伊朗政府的数据不易获得以及与其它金融研究机构的数据之间的差异,也都会让人觉得无所是从。
    在2009年再次当选伊朗总统之后,内贾德对伊朗的现行经济政策进行了改革,他将过去由政府补贴商品价格的“社会福利”模式变为了政府直接以现金方式发放给个人,由“暗补”变为“明补”。这一本意为节省财政支出,并对伊朗非常短缺的汽油价格做出市场化指导的政策,在执行途中却遭遇了偏差。如何公平公正地发放如此大规模的补助,现金补贴的额度是否能相抵商品市场化之后的价格上涨幅度,都成为了伊朗反对派对此政策发出的质疑。目前,涉及伊朗政府改革方案中未来五年所要撤销的补助项目,即粮食、燃料、电力以及邮电服务等行业都已经出现了上涨的苗头。伊朗政府一直都在承受着高通胀率的压力,2007年,伊朗国内通胀率一度达到29%,2008年也维持在25%高位,2009年虽然出现下降,但预计平均通胀率仍将达到17%左右。
    在高通胀之外,伊朗民众还要承担高失业的负担,据伊朗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伊朗的失业人口为270万,失业率达到了11%。但也有经济学家估算,伊朗的实际失业率有可能已经介于15%-30%区间。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同时,伊朗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据世行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大概有15万-18万“最聪明的人”离开伊朗,而每年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大约与两伊战争一年的花费相当。
    在竞选中打出“发展”、“公正”、“反腐败”、“保护穷人利益”的内贾德,上台后的改革却遭遇了通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尴尬”局面。这个在伊朗历史上最高石油收入(约3000亿美元)时期上台,却创下自伊斯兰革命以来预算赤字最高的政府,难免让部分民众感觉到内贾德的竞选诺言没有兑现。
与迪拜同陷房产泡沫中
    与部分伊朗普通民众感觉诺言没有兑现相呼应的是,伊朗2009财年的GDP数据。
    在通胀率与失业率双双呈现两位数的情况下,作为伊朗重要财政来源的石油出口业和房地产业也遭遇到了强烈的打击。石油价格的下跌,使得伊朗2008财年(即2008年3月20日-2009年3月20日)的石油收入较2007年财年减少了120亿美元,约为780亿美元,而还没结束的2009财年,预计伊朗石油收入将锐减62%,约为300亿美元。而在伊朗国内长期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伊朗政府过去几年内依靠石油收入而储存的积蓄大量注入了国内经济运行体系,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领域。投资伊朗国内房地产市场和投资海外,尤其是迪拜房地产市场一度成为了伊朗投资者的首选。“油价站在高点时留下的石油储备都被浪费了,它们被花费在了一些很轻率的政府项目上,例如贷款给一些刚刚创办企业的人,最终导致了房地产泡沫,而不是创造了工业岗位。”胡佛研究院研究员Abbas Milani认为。迪拜房产泡沫的破裂和伊朗国内房价的下跌,使得伊朗政府最终收回贷款面临巨大难题。据《伊朗日报》透露,经济不景气和过度开发已经使得伊朗首都德黑兰的房价下跌了近40%。
    在如此一系列严峻的经济数据面前,伊朗政府曾经乐观做出的2009财年伊朗GDP增长14%的预测,似乎已经无法实现。但是,有关伊朗2009财年实际的GDP现在也仍然充满了矛盾。
    《伊朗日报》的信息是2009财年上半年伊朗GDP增幅降至3.3%。伊朗学生通讯社引用了《经济学人》2009年12月的报告称,伊朗的2009财年GDP增幅较2008财年下降了6%,仅为0.5%。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则更为温和,IMF预测伊朗2009财年GDP为1.5%,2010财年GDP为2.9%。
    无论哪一组数据,伊朗2009年的经济表现都不容乐观。
不主导长期油价
但主导了短期油价
    就在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国内的混乱局面给伊朗人民带来痛苦的同时,作为中东地区第二大产油国,发生在伊朗的事件再次成为了石油价格上涨途中的“借口”。从2009年12月28日-2009年12月30日,伊朗国内最为紧张的三天,石油价格出现了连续三天上涨,最终与此前三天的上涨曲线连成了一个6连阳的“好势头”。在市场分析师们给出的利好消息中,伊朗的国内混乱都占据了排名第一的位置。在“伊朗因素”掀起的烟雾下,国际油价创下了10月份以来最长的上涨纪录。记者截稿时,纽约期货交易所2月原油期货价格达到79.28美元每桶。
    当前的油价已经从2009年2月12日的年内低位33.98美元上涨了逾两倍,投资者确信当经济摆脱了全球危机之后,石油需求将会回升,曾经在2008年下跌了54%的石油期货,已经在2009年获得了74%的上涨,这一数字也创下了近十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然而烟雾毕竟有消散的一天。“伊朗这种地缘性因素并不能主导国际油价的长期趋势,人们对油价的未来上涨的预测更多的还是来源于经济基本面数据的好转。”悉尼澳大利亚商品经纪服务公司执行董事乔纳森·巴拉特认为,“石油价格的近期表现所反映出的纯粹的乐观主义将延续至2010年第一季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