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疫情下互联网保险线上优势凸显 上半年泰康在线健康险保费同比大增421%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29 21:08:14

摘要:7月28日,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泰康在线今年上半年持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能,期内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2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16.25亿元大幅增长203%,增速居国内89家财险公司首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7月28日,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泰康在线今年上半年持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能,期内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2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16.25亿元大幅增长203%,增速居国内89家财险公司首位。

不过净利润方面,该公司上半年亏损3.42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对此,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主要是受已赚保费与保费收入不同步、固定费用投入与已赚保费在时间上不匹配的影响。

天眼查信息显示,泰康在线成立于2015年11月,是国内首家由大型保险集团泰康集团发起成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是泰康保险集团全资子公司。

泰康在线自成立以来,保费规模上涨迅速。2016年至2019年间,泰康在线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6.7亿元、16.6亿元、29.5亿元、51.3亿元。

不过,净利润却持续出现亏损,四个完整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0.85亿元、-1.94亿元、-3.56亿元、-4.67亿元。对于亏损原因,泰康在线方面曾对记者称,“主要以科技投入、运营管理和车险布局等固定费用增加为主,其中科技投入占比较大。”

这与业内人士的观点一致,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虽保持不错的增长态势,但获客费用、科技投入、赔偿支出等也在大幅增加。科技公司最大的属性是,到一个节点上会实现规模经济,大家都在期待那个节点的到来,投入达到一定的峰值,就开始获益。

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亦向本报记者表示,因为前期在科技和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投入较大,但未来亏损额会逐步降低。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财产险公司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7217亿元,同比增长仅7.62%。在行业增速放缓及新冠疫情冲击的多重挑战下,泰康在线凭借互联网保险的线上优势,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逆势增长。

具体而言,在疫情催生民众健康意识的背景下,泰康在线通过创新产品服务,上半年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421%,远高于40.4%的行业增速;车险方面,通过全流程线上化上半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9.72%,而行业车险保费增速仅2.92%。

据泰康在线方面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基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迅速上线创新产品和服务,疫情下相继推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复工保”产品、旗下首款儿童私立门急诊健康险产品“泰保贝”等。此外,泰康在线与好大夫在线达成了战略合作,基于“保险+服务”打造“医患药险”大健康生态圈。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泰康在线合作伙伴数量也大增。2020年前6月,泰康在线累计新增100余个优质合作伙伴,其中不乏多个千万级、亿级头部平台。截止报告期末,泰康在线签约渠道总数已达500家。“得益于渠道发展的多元化和长尾化效应,未来泰康在线将进一步呈现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泰康在线方面表示。

业务占比方面,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一年期保险产品占比达80%以上,健康、车险等高质量业务占比80%以上。同时,在疫情的特殊形势下,泰康在线上半年共受理理赔案件86.7万件,单笔理赔平均时效1.31天,单笔赔付案例最快用时仅30分钟,为用户带来了 零接触”、“云赔付”的便捷理赔体验。根据最新监管数据,泰康在线实现监管投诉负增长4%。

业绩的背后,数字化能力正进一步为泰康在线提升经营效益发挥价值。

泰康在线对外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泰康在线综合费用率从2019年同期的55.74%收窄至50.2%;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6.13个百分点,达到116.05%;综合赔付率更是表现亮眼,较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至49.58%,达五年来最好水平。

泰康在线方面表示,近年来,公司始终以科技驱动降本增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保险业务流程中的痛点,为用户提供方便及优质的服务及体验,同时大幅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益。

据其介绍,目前,泰康在线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外呼机器人、智能核保等核心技术不但已规模化地为自有平台客户提供服务支持,更已向合作伙伴实现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助力实现低成本获客和风控全流程优化。

一场疫情加速了保险公司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互联网保险行至五年,泰康在线展现出高质量发展韧性。泰康在线表示,未来将继续践行“保险+科技”“保险+服务”的双生态战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