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加持 广汽掀起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浪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29 14:51:0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7月28日, 2020广汽科技日以线上形式举行。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广汽研究院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媒体记者和众多网友通过云端参与了此次大会。
继去年发布e-TIME行动、发出广汽集团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宣言后,本次广汽集团又集中亮出多项行业领先的“黑”科技。广汽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GPMA和纯电专属平台GEP,凝聚了广汽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造车理念,融合了众多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分别代表了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还发布了具备限定条件下自动驾驶功能的新一代ADiGO 3.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可靠高效的动力总成技术,全球领先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等。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Aion LX Fuel Cell与广汽3DG石墨烯技术也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用科技打造更好的出行体验
广汽立足于当下布局,推出GPMA架构与GEP纯电专属平台,打造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
GPMA架构是广汽造车理念的全面升级,标志着广汽传祺进入了全新的平台化、模块化造车时代。面向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开发的平台化模块化架构,涵盖了轿车、SUV、MPV、PHEV、HEV等车型,动力系统包括传统燃油发动机,PHEV、HEV等混合动力。
GEP平台始终围绕“全面电气化架构、以用户价值体验为中心” 两大核心理念开展设计和研发。经历4年的发展,GEP平台已进入2.0时代,为用户提供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高效能、高性能、高智能产品。GEP 2.0平台将搭载最领先的技术,包括“N合一”超融合动总架构、超10层绕线hair-pin技术等,电机最大效率超过97%。GEP 2.0平台运用高轴占比优势打造超大空间,运用全铝架构、空气流场管理等先进技术打造高性能电动车,也同样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舒适、更智慧的出行体验。
下一步,广汽动力总成将启动面向2025年的电气化、模块化动力总成平台,启用大数据分析和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策略,在满足油耗低、排放低、动力强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引领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
造车黑科技正式亮相
广汽集团用产品与技术创造广汽造车黑科技。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Aion LX Fuel Cell是一款基于广汽GEP 2.0平台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保留了豪华智能超跑SUV Aion LX的超大空间、超低风阻、超高科技配置,并搭载自主集成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将奠定广汽氢燃料电池汽车持续发展与投放的基础。在发布会上,冯兴亚乘坐氢能源汽车出场,并宣布广汽氢能源车将于今年内开始示范运行。
广汽3DG石墨烯制备技术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已经形成初步的工艺包和工程能力,在下游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冯兴亚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石墨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以广汽投资+员工持投的方式,共同成立一家石墨烯高科技产业化公司。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科技创新,还可以帮助年轻的科技人才达成创业梦想,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价值。
广汽集团从2014年开始研究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已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DG石墨烯制备技术,并且还将石墨烯材料应用在快充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锂硫电池和轻量化车身材料等多个领域。
基于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广汽开发了一款超级快充电池,它可以做到8分钟充满80% 电量,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300公里。目前,广汽已从电芯、模组、搭载整车多个层面初步验证石墨烯技术。可以预见,在完成量产测试搭载后,电动汽车新的时代将会来临。
科技底气源于研发实力
广汽集团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实力。广汽研究院成立以来,历经14年的正向开发,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并行,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整车和整机开发能力,构建了“广州总院+北美三地研发中心+上海前瞻设计工作室”的全球研发网格局。
目前,国际化研发人员已经超过4300人,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今年1-6月,广汽集团新增专利申请927件,累计专利申请6983件(其中发明专利2384件),新增专利授权666件,累计专利授权4498件(其中发明专利642件),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2019年,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的广汽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级评比中名列全国第六、汽车行业第一。
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