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加剧电煤紧张 2010年煤价上涨成“共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殷泽 河南报道
每年入冬,由于取暖等生活用煤、用电需求增加,电煤出现紧张,甚至导致“电荒”,已经不足为奇。目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已经出现电煤紧张、拉闸限电现象,又一轮“电荒”可能即将到来。
资料显示,截至12月16日,约占全国一半的发电量中央直供电厂电煤库存2346万吨,实际库存水平只有9天,远低于15天的正常水平,低于10天的警戒线。
电煤为何如此紧张?相关人士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除上述传统因素外,南方部分省份持续数月的旱情导致水电发电瘫痪以及突如其来的煤改风暴也起了助推作用。
受需求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秦皇岛煤矿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上涨。而对于来年煤价,煤炭专家李朝林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东部沿海高煤价区将有约5%的增长,其他地区会增长10%左右。
对此动向,市场人士认同者众多。而12月20日开始的2010年河南煤电企业供需见面会仅用两天时间,煤电双方就达成“涨价共识”也可以作为佐证。市场的天平又一次向煤炭企业倾斜。
水电瘫痪加剧电煤紧张
近日,河南煤化工集团旗下焦煤集团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张永发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煤紧张已经持续数月,在两湖(湖南、湖北)、江西,甚至广东,尤为严重,直接原因就是持续干旱导致水电几近瘫痪。而水电瘫痪,必然要求火电补充发电不足部分,这又直接导致电煤紧张。
上述省份中,水力发电一度占到当地总发电量的50%左右。截止2008年底,湖南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2499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433万千瓦,占57.3%,水电装机1062万千瓦,占42.5%,风电和其他装机4.27万千瓦,占0.2%。
湖南省电力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电话采访时表示,湖南水资源丰富,从195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水电项目,2000年之前,水、火电比例一度达到53比47。
9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江西、湖南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秋旱。秋旱导致上述地区的江河库湖蓄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影响了水力发电。而气象部门预测,江西省气温仍可能偏高,降雨偏少,江河水位继续呈下降趋势。湖南省今秋以来遭受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干旱,江湖水位直线下跌,水电几乎全部停止,火电厂电煤库存直线下降。
进入11月份后,湖北电煤耗量继续处于高位,日均耗用电煤10万吨左右,但近期日均来煤不足8万吨;目前,湖南全省每天消耗电煤8万吨以上,而据湖南省经济委员会预计,湖南省今冬电煤日调入量需达到9万吨以上,才能基本满足电煤平衡;截至12月16日,江西各发电企业用煤储备约为100万吨,离省电力主管部门提出的“迎峰度冬”电煤库存要求相差了130万吨。
针对上述情况,在11月初,铁道部就发布调度命令,要求太原、郑州、武汉、西安等地铁路局加大发往赣湘电煤的撞车计划安排和运力倾斜力度,积极协调两省电厂多储煤。
煤价上涨成“共识”
张永发透露,上半年电煤供应一直比较宽松,发电量负增长,全国各电厂库存整体都在一个月左右,现在仅有10天左右。而由于运输距离较长,在华东地区以及中南五省,没有20天的库存,电厂将非常紧张。
李朝林分析,进入二季度后,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工业用电大幅攀升,这也造成电煤阶段性紧张。与此同时,由山西开始,蔓延至国内主要煤炭产区的“煤改风暴”造成一部分中小煤矿停产,加剧了煤炭紧张的局面。
受经济危机需求下滑影响,上半年秦皇岛煤炭价格曾较去年大幅下滑,但自8月末开始上涨,并不断创下年内新高。秦皇岛港的最新报价显示,主要品种5500大卡煤炭报价已达740元/吨,较一个月前每吨620元~640元报价上涨19%。
受需求拉动,煤改导致供应不足影响,对于未来煤炭价格走势,多数业内人士看涨;而对于煤炭板块股票,尽快近期受资源税以及大盘震荡影响,但不少证券分析人士依然予以看好。
李朝林认为,明年煤炭价格依然会持续走高。“资源整合使得煤炭资源集中度提高,形成相对垄断,煤炭企业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强。为保证行业利润,维持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其诉求之一。而电力企业议价能力将进一步削弱。”
12月20日,河南省政府在开封召开2010年全省煤电企业供需见面会。会上,河南省确定了“省内资源有限保障省内需求,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要优先保障省内供应;在重点运力内不分计划内外按需求增加铁路运量;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价格。”的原则。
此次会议,河南省属以及地方重点国有煤炭企业和国内五大发电集团河南分公司悉数到场。与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基于对2010年煤价上涨的“共识”,今年会场没有了去年的紧张气氛,仅用两天时间就顺利达成协议。据了解,煤炭企业报出了550元/吨的高价,比去年对接会确定的440元/吨高出110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