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河南先手:主打中原经济区

作者:殷泽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03 21:31:48

摘要:河南先手:主打中原经济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殷泽 河南报道

   中部崛起提出6年后,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8月25日,国家发改委连续下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方案意见》和《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支持中部发展的政策春风已起,中部崛起正当其时。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在中部崛起大格局下,河南正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战略,并力争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部不再“塌陷”
    “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是很多人用来形容中部省份的。论发展程度,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比不上西部,中部塌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部落后,有很多原因,但是“中部缺乏国家倾斜政策,是政策洼地”,已经成为共识。
    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中部崛起后,关于中部崛起的讨论就不曾停止。
    近日,国家发改委连续下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已然来到。
    意见要求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同时,《意见》要求中部各省在2010年12月底之前完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开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备案。
    《意见》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一体化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纲领。
    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意见》指出,围绕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允许城市群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业、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按照经济发展要求,适当调整城市群内行政区划,完善城市设置,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功能和发展潜力。有关部门的专项改革符合城市群发展实际的,要优先放到城市群进行试点。
    按照《意见》要求,江西人均GDP要六年翻一番。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虽然有困难,但是有了国家政策撑腰,无疑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间。
双雄格局初现
    今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了武汉和郑州两城市2010年-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武汉被确认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而郑州也被定位于“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纵观中部六省,并未有其他城市被定位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或者“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中部地区两大中心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此前,武汉与郑州为中心城市龙头地位长期争执不下,如今有了定论,武汉成为中部龙头城市,而郑州也坐上“第二把交椅”。
    湖北、河南各有优势。
    相比较而言,武汉的城市实力要强于郑州。2009年,郑州城市GDP为3300亿元,首次跨入“3000亿俱乐部”;而武汉2009年GDP总额达到4500亿元,要远远高于郑州。
    但是就湖北、河南两省实力作比较,湖北要稍逊于河南。河南2009年GDP为19367亿元,而湖北仅有12961亿元。
    要真正实现中部崛起,城市群的发展成为关键。《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城市群,不断壮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把城市群建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经济增长极。
    本次《意见》提出要在中部地区推动形成“两纵两横”的经济带,其中的“两横”经济带分别是指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武汉和郑州作为两个中心城市,恰好位于这两大经济带上。
    1998年国务院批复《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时,曾明确郑州为“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这次上升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注定郑州将在今后的中部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中也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资源要素整合有限、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
    目前,在中部各省,湖北、湖南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江西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安徽有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唯独河南还没有国家级示范区。
    “早在1990年代河南学界就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但遗憾的是一直未有机会上升到国家战略。”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河南乃至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国家战略级别的认可。
    据了解,河南正在加紧制定“中原经济区”规划,当地政府以及学界冀望将其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为本省经济的更好发展赢得更多筹码。
呼吁合作
    8月底,河南先后召开了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豫商大会、第十六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等一系列主题不同的会议,但会中“中原经济区”都是关键词,成为各方讨论的重点话题。
    此前,河南规划的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加上开封,形成河南城市发展的第一梯队,而许昌、焦作、新乡作为第二梯队存在。目前围绕郑州,上述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目前河南正在制定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中原城市群为基础,但是还融合了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参与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人士透露,这一次规划更加突出“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支撑中部,北依环渤海,南承珠三角,东接长三角,是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冯德显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
    冯德显表示,当前是市场经济,从机制上来说,经济本身的膨胀力对宏观经济管理慢慢起到了主导作用,城市群建设应彻底打破行政区的概念。
    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今年4月一次由河南省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讨会上称,一定要从全局的角度厘清河南自身的定位问题,厘清中原的概念,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原,为什么要中原崛起,以及中原崛起对全国来讲有什么意义。
    目前看来,河南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而互利互惠、抱团发展也已成为中部地区甚至附近省份的共识。麻智辉认为,《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部六省抱团发展的时间已到。
    而在8月底召开的河南投资洽谈会上,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强晓安博士则提出,陕西和河南地缘相近,历史相近,优势互补,中原经济区可以把陕西也纳入其中。
    在9月初的第十六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上,《新华日报》副总编辑缪小星和《解放日报》副总编辑董强都以长三角地区发展为例,呼吁中部地区各省不要各自为战,应该相容共生,共同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