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12项重点扶持产业明确9大辖区定位 深圳数字经济发展蓝图出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6-28 22:16:5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奇 杨仕省 深圳报道
国内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深圳正在抢抓数字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
6月19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数字经济产业成为推动深圳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努力建成全国领先、全球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城市。
记者注意到,上述《实施方案》具体划定了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在内的12项重点扶持产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深圳各辖区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去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鼓励深圳“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这次深圳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应该说是对中央精神的进一步落实,其发展也是紧密围绕着深圳本身的产业结构和自身的优势。”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表示:“发展数据经济产业与深圳自身的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是相契合的,这份《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数字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有利于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迭代速度,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能力,为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
划分12项重点扶持产业
鉴于数字经济产业涉及的领域较广,国家和各省市有关政策文件关于数字经济产业划分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划定。
对此,深圳市工信局在《实施方案》中指出,考虑深圳的产业定位、发展优势等因素,选择大数据产业、云计算产业、区块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工业互联网产业、金融科技产业、智慧城市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数字产业创业及其他新兴业态等十二大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记者注意到,上述重点扶持领域中有一些本身属于深圳的优势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大数据方面,2019年深圳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800亿元。目前,深圳汇聚了华为、中兴通讯、平安科技、腾讯等超过300家大数据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
在云计算方面,2019年深圳市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700家,其中,腾讯、华为跻身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强,初创云计算企业也在不断创新,研发云计算产品。
“发展数字经济,一方面要探索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方案中涉及到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可视为数字经济新的产业,而集成电路设计、工业互联网其实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这也是考虑到了深圳的实际产业基础。”陈文指出。
在资金支持方面,深圳市工信局在《实施方案》中指出,将充分发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母基金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成立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子基金。支持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通过信贷风险补偿、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担保等方式,优先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加快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股权激励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保障数字经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实际上,深圳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已经在路上。记者从深圳市工信局官网获悉,本月8日,深圳即组织实施2021年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真金白银支持数字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服务体系的提升,其中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可达300万元。
明确9大辖区角色定位
除了划分12项重点扶持产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深圳9大辖区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对此,深圳市工信局指出,梳理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可推动整合提升各基地、园区、产业集聚区功能,为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推进加大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集聚企业、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产业平台载体功效。
总的来看,深圳的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承担了大部分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重任。
以南山区的南山高新区深圳湾片区为例,作为粤海街道这一“中国最牛街道”所在地,将围绕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山区中科研发园三大核心产业区,发挥科技产业创新的综合引领能力,围绕信息经济,孵化更多新兴领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孵化及引领中心,支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各区的产业定位除了考虑到现有的基础,深圳同时也需要平衡各区的发展,有一些区没有这方面的产业基础,但可能会考虑把产业放到这个区,在政策支持下,有企业会被吸引过去,这也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陈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业界认为,伴随互联网而来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动能转型升级最有效手段。
据咨询公司埃森哲预测,到2025年,全球经济总值的一半将来自数字经济。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则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67.9%。
深圳市工信局在《实施方案》中也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深圳市转型发展的主动力、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在疫情影响下逆势增长,实现增加值403.54亿元,同比增长4.9%。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深圳也亟需解决诸多短板。具体包括:一是新动能尚未形成有效支撑,2019年深圳信息安全软件收入不足百亿;二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缺芯少魂”现象突出;三是缺乏重大平台载体,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集聚效应;四是过于依赖龙头企业,腾讯、中兴、华为三巨头实现的软件收入占全市比重达65.4%。
不过,在谈及深圳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时,陈文认为,首先在于国家层面对深圳的政策支持,另外相比于北京和上海,深圳最大的优势在于市场体制,作为市场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城市,能真正激发出民间创新创业的一个力量。
“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企业是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是产业革新和数字化融合的中坚力量,因此政府需要转变职能,一方面要注重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同时注重基础建设设施的建设,吸引人才,涤清市场环境,加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做好示范作用,加快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等数字化场景的建设和引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形成企业、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吸引更多企业、个体参与到数字化产业的建设中来。”盘和林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