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老赖”再升级 打击逃废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6-03 21:30:5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见习记者 戴贤超 上海报道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这句话一度成为老赖们的口头禅,可见猖獗到何种地步。然而,这种情况在今后将有质的改变,恶意逃废债行为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打击。
5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举行吹风会。《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增了“打击恶意逃废债”内容,这是历年全国两会上的首次。
“这次打击逃废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足以证明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加严厉的整治措施出台,恶意逃废债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老赖们也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惩治,这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政府就已经不断出台政策打击恶意逃废债现象,比如将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上海一金融科技公司风控部负责人唐严(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恶意逃废债现象俨然已经成为阻挡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毒瘤,网贷平台、消费金融机构以及小贷公司深受其害。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打击恶意逃废债的呼声愈加高涨。
5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孙国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89处,首次将“打击恶意逃废债”补充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得知打击逃废债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消息后,对一些老赖们已经有所触动,在一个400多人的反催收QQ群里,有不少已经逾期数月的借款人表示将会尽快还款。
“更严厉的整治措施或许正在酝酿之中,相关金融机构的催收压力可能会减轻,逃废债现象也会进一步被遏制。”一消费金融公司工作人员刘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唐严分析认为,尽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打击逃废债只是以寥寥数字表述,但是其背后的却另有深意。一方面,逃废债现象猖獗,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诚信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逃废债现象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一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工作有着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打击逃废债也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形成合力打击“逃费债”
一直以来,老赖们利用网贷平台、小贷公司和消费金融机构的风控漏洞,进行“薅羊毛”。甚至老赖们还将此职业化,在同一时间去某一平台进行借贷,老赖们相互间也会交流反催收经验,甚至自发组织加入反催收联盟,意图逃避催收部门的催收,给各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
在2018年,恶意逃废债的猖獗甚至一度引发网贷行业的流动性危机。“确实有一部分人在恶意逾期,认为平台爆雷可以不还钱了,还成立专门逾期的群,就是老赖群,有组织地去逾期,一些平台违约成本比较低,这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一家网贷平台负责人汤伟(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仅网贷,小贷公司、消费金融机构,甚至现金贷平台均成为老赖们的目标。“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大多数老赖都会抱着这样的心理不断地去平台借钱,然后想法设法的逃避催收,恶意逃废债。
“恶意逃废债,已经成为阻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一颗毒瘤,,网贷平台、消费金融机构以及小贷公司也深受其害。当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种不良现象,并已经相继出台监管措施打击这一现象。”汤伟说。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为有效遏制打击逃废债,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形成合力,对老赖们进行对维度打击。行业间不仅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国家也将网贷失信人员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早在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P2P网贷领域失信人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
《华夏时报》记者查询资料时获悉,截至5月22日,百行征信已拓展金融机构1710家,签约信贷数据共享机构近1000家,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个人信息主体超8500万人,信贷记录22亿条,累计收录P2P借款人4000余万,基本实现网络借贷人群全覆盖。累计收录P2P借款人4000余万,基本实现网络借贷人群全覆盖。
“如今,各地对于逃废债的打击,已经形成政府协助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社会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汤伟说。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法明确表态,将参与涉金融风险案件处置,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5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周强指出,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参与涉金融风险案件处置,努力帮助群众挽回损失。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