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牛市收益风光不再纯打新产品面临式微

作者:王雪涛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8 15:48:27

摘要:牛市收益风光不再纯打新产品面临式微

牛市收益风光不再纯打新产品面临式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雪涛 北京报道

   “上周本来是打算去银行看看有什么打新股的理财产品,结果跑了几家银行发现,几乎都没有新发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最后,我只好将资金都改成了短期的理财产品,等过段时间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一位投资者向记者抱怨。
    在二级市场急转直下、前景不甚明朗的今天,“打新股”这一收益相对稳健、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无疑是现阶段避险获利的良好渠道,但与以往家家银行竞推打新股产品不同的是,此次IPO重启并没有吸引到众多银行。原因就在于,IPO新规限制了银行打新股的资金集合优势。

银行打新产品停滞
    在2006-2008年的新股申购中,各种类型的“打新股”银行理财产品是新股申购中的绝对主力,从专打新股的连续性理财产品,到“只只打”的单个产品,银行所发行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不仅创下了发行量的神话,收益率也颇令人瞩目。如在2008年内到期的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中,“打新股”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位居前列。
    然而在新股申购新规的影响下,银行打新股类理财产品出现了停滞的局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部分银行打新股类理财产品以网上申购为主要方式,新股上市初期即可择期进行交易,一方面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品的投资风险。然而在新规中,对于单个账户网上可申购的上限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一只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至少在几千万元,仅按单账户进行申购,获得的收益摊薄到整个理财产品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实行多账户管理,将涉及到较高的管理成本。
    所以,尽管新股发行火热,打新股理财产品却停滞不前,只有较少的银行推出几款涉及到新股申购的理财产品。如交行在6月份发行的“新股连环打”、光大银行、邮储银行也有两款理财产品推出,部分资金可进行新股的申购。但目前来看,各家银行均没有推出产品的意愿。中信银行甚至终止了部分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
    “发行锐减的另一大原因在于,收益率上也丧失了往日威风。8月初工行推出的‘新股申购结构化优先份额6个月’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仅为3.2%,与以往相比差距甚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博士认为,不少银行对2009年股市的走势难把握,尤其打新股的收益率是否如2007年牛市般“壮丽”存在质疑。熊市时,新股上市遭遇破发的例子不是个别现象,更不要说收益率大幅收窄。
打新产品悄然转型
    从今年发行的11款打新股理财产品来看,它们与2008年发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最大的区别是,“打新股”仅是这类产品的副业或者仅仅其中一个投资方向。
    债券、票据、信贷资产等才是这类产品的主业。如工商银行在今年3月31日成立的“2009年第一期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委托资产管理-增强型债券理财计划”,其三季度投资报告显示,该产品在三季度内80%投资于贷款类信托,打新信托仅占4.93%。东亚银行在8月发行的“信得盈9”理财产品,其别名便是“中海浦江之星22号新债新股申购精选产品”。
    王增武表示,如今的银行“打新”理财产品已经和2007年有了天壤之别。目前仅存的几款“打新”产品,受IPO新规限制,多数产品都是披着“打新”外衣,实际上在进行混合型投资。
    “银行改良版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不再一味押宝打新股,转而采取组合投资的策略。”而浦发银行分行财富管理部首席理财师薛盈盈也表示,银行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正在转型,传统纯“打新”类产品正逐渐退出市场,要推出兼顾“打新股”的资产管理类产品,采用转变产品结构的方式,以期重新适应市场新规。
    新规促打新理财产品“转型”,单纯“打新”理财产品将失去生存空间吗?中信银行分行零售部国际金融理财师潘明权告诉记者,进入2009年以来,资本市场呈现出回暖迹象,股票型基金、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发行逐渐火爆起来,但银行理财市场似乎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谨慎稳健原则,占据市场主流的仍是债券类、信贷资产类等稳健收益型产品。整体环境的严峻影响了打新股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但这并不代表打新股理财产品没有了生存空间。
未来收益难预料
    据薛盈盈介绍,目前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并不是每家银行都在做。由于政策限制,不少银行机构认为新股申购获利机会不大。银行对今后“打新股”理财产品的收益持谨慎态度。不少人士认为,2007年银行“打新”收益之高的现象很难复制。
     “银行为了控制风险,一方面推出的涉及‘打新’的产品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为了不再重蹈当年‘打新’产品从‘高收益’走向‘零负收益’的覆辙,银行在产品设计之初就非常注重风险控制,不再追求高收益率。”潘明权指出,由于“打新股”理财受到政策约束较大,未来收益尚难预料。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