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十家持牌机构业绩分化加剧:招联赚14亿,华融亏2.6亿,消金ABS迎来爆发期

作者:胡金华 戴贤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4-10 16:10:02

摘要:记者在梳理各家财务数据时发现,上述10家业绩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107.4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增长约17%。而华融消费金融业绩最为惨淡,税前利润-2.631亿元,2018年为0.168亿元。

十家持牌机构业绩分化加剧:招联赚14亿,华融亏2.6亿,消金ABS迎来爆发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见习记者 戴贤超 上海报道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扩容,消费金融机构也迎来业绩密集发布期。《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8日,捷信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共计10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发布了2019年业绩报告。

从近期各家公司发布的年报来看,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实现正增长,但部分公司增速放缓。记者在梳理各家财务数据时发现,上述10家业绩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107.4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增长约17%。而华融消费金融业绩最为惨淡,税前利润-2.631亿元,2018年为0.168亿元。

目前,国内已经获批的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24家公司已开业,富银消费金融、冀银消费金融、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6家公司正在筹建中。随着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多,消费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融资成本,各大消费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发行消费金融ABS的力度。《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金融消费ABS发行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元。

业绩分化加剧

“消费金融公司分化明显,截至2019年末,总资产超过100亿元的仅有8家,大部分体量较小。”上海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徐强(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按照徐强的划分,超过百亿的消费金融公司分别为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以及哈银消费金融。

就2019年业绩而言,上述10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表现也各有不同,除中原消费金融未披露外,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7家机构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净赚14.66亿元,同比增长17%;马上消费金融次之,净利润8.53亿元,同比增长6.49%。随后为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6.59亿元、3.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7.89%和71.92%。

具体而言,捷信消费金融作为注册资金规模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根据其全球业绩报告显示,2019全年实现43亿欧元(约33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其中超六成来自中国市场,净利润4亿欧元(约30.7亿人民币)。

哈银消费金融2019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067亿元,同比增长113.4%。资产总额73.88亿元,管理资产总额111.57亿元。

华融消费金融的资产总额为51.082亿元,同比2018年的81.522亿元下降37.3%;税前利润-2.631亿元,而2018年为0.168亿元。

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926.97亿元,净资产93.60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4.66亿元。该公司年报显示,2019年,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107.40亿元,较2018年增长超50%,净利润14.66亿,较2018年12.53亿元增长近17%。

而截至2019年年末,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为548.1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9.99亿元,实现净利润8.53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分别增长9%、6%。此外,2019年马上消费金融的负债483.75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37亿元,增长近4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306.54亿元,比上年的236.71亿元增长29.50%;净资产34.34亿元,比上年的30.86亿元增长11.28%。2019全年,中邮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3.49亿元,比上年的2.03亿元增长71.92%;实现营业收入37.25亿元,比上年的20.9亿元增长78.23%。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2019年营收7.12亿元,同比增长约565%;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约1809%。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资产总额103.81亿元,较2018年末 30.61亿元增长约239%;净资产9.88亿元,较2018年末 2.30亿元增长约330%。该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约为-2.17亿。

中原消费金融2019年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134%。2019年放款304.38亿元,累计放款达541.75亿元;2019年新增贷款53.54亿元,累计贷款余额140.08亿元。

2019年,晋商消费金融营收3.72亿元,较2018年3.38亿元增长约10.06 %,净利润5221.95万元,较2018年8197.14万元下降约36.30%。截至2019年12月31日,晋商消费金融资产合计65.17亿元,较2018年减少约0.56亿元,负债合计58.36亿元,较2018年减少约1.08亿元。

2019年,湖北消费金融营收13.79亿元,较2018年8.22亿元增长约67.76%;净利润1.11亿元,较2018年1.03亿元增长约7.77%。截至2019年12月31日,湖北消费金融资产合计88.61亿元,较2018年增加16.62亿元,负债合计73.87亿元,较2018年增加8.89亿元。

消费金融ABS密集发布

“发行ABS是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融资成本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资产证券化,不仅能拓宽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还将优化公司存量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提高资产流动性。”一位消费金融资深从业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受银保监会监管要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须年满三年才可能获批发行消费金融 ABS资质。

《华夏时报》记者在梳理资料时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有共计10 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得发行消费金融ABS资格,分别为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和晋商消费金融。

据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机构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发行方除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外,还包括蚂蚁、小米、京东、360金融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发行量超185亿元。

2020年1月7日,捷信2020年首期个人消费贷款ABS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25亿元。时隔两个月后,捷信消费金融再度发行规模为25亿消费金融ABS。

马上消费金融发起的“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将于4月17日发行,规模为17亿。招联消费金融更是在4个月内分三期完成总规模为70亿的金融债。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月14日,招联消费金融第一期20亿元的金融债券完成发行,3月10日其第二期20亿的金融债券也完成发行。4月2日至4月3日,招联消费金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为30亿元的金融债券。

“消费金融ABS的发展受底层资产的监管制约和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影响。在我国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背景下,为了刺激经济,解决疫情的负面影响,今年消费金融ABS政策前景有望宽松。”上述消费金融资深从业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秦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