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锅事件还未完!多个部门齐出手,李佳琦们要慌了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06 16:07:53

摘要:无论从哪方面看,监管部门都已经注意到了“网红带货”的各种乱象,未来监管一定会从严。

粘锅事件还未完!多个部门齐出手,李佳琦们要慌了

如果问,今年互联网行业什么商业模式最火?“网红带货”,非它莫属!

1、网红带货鼻祖:电视购物

以“口红一哥”李佳琦为例,他在今年天猫双十一预售首日,5分钟卖出一万多支口红,直播5小时引发3000万人围观,39款商品几乎秒光。

那么,据数据显示,像李佳琦这样的主播, 2018 年撑起了淘宝 1000 亿的销售额。其中,一共有81名主播年成交破亿,超过400个直播间每月带货规模超过100万元。

另外,在最近两年影视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各路明星也纷纷加入带货大军。主持人出身的李湘,从今年4月首次直播后,几乎每周开播一次,单月成交额超过1000万元,王祖蓝、柳岩、郭富城等也都加盟过这个队伍。

一时之间,直播带货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一方面,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加大对直播的投入;另外一方面,抖音、快手、花椒等平台也上线了电商业务。

有意思的是,“网红带货”其实起源于电视购物。27年前,也就是1992年,电视购物“漂洋过海”,从美国传到国内,2004年之后进入兴盛期。

据统计,当时的电视购物节目超过2000个。当然,电视购物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些主播们声嘶力竭的呐喊。不过,电视购物随着准入制度的实施,火爆态势就被压制住了。

再后来,随着移动电商、社交软件的兴起,网红取代了电视购物中主持人的角色,而微博、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成为网红带货最主要的阵地。这一时期,网红背后的生态也越来越庞大,从单打独斗向工业化的完整体系过渡。

MCN机构为了找到合理的变现方式,不断培养能够带货的红人。甚至连网红自己,也做起了MCN的生意,张大奕作为大股东的如涵控股,已于2019年3月在美国上市,旗下拥有113名网红,年收入近10亿,被称为“中国电商第一股”。

2、广电总局突然出手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既然“网红带货”起源于电视购物,那么很多电视购物的弊端,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于网红直播中。

还是以李佳琦为例,最近他在推荐不粘锅时,就出现了粘锅问题,虽然之后商家和他都做了解释。但网友们似乎不太买账,因为之前就有不少用户质疑他推荐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售后问题。

那么,这一幕,只是“网红带货”野蛮生长中所面临问题的缩影。随着带货模式的兴起,“网红带货”的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甚至网红的真假问题,都在逐渐浮出水面,引发关注。

11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双11”期间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双11”期间加强规范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服务内容规范 ,节目中不得包含低俗、庸俗、媚俗的情节或镜头。

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辞,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而在这之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发起了专项行动,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尽管这个专项行动聚焦于食品领域,但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一个侧重点,那就是打击“刷单”和“假评论”。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监管部门都已经注意到了“网红带货”的各种乱象,未来监管一定会从严。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编辑:戈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