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低碳发展镇江经验样本 四届国际低碳论坛成果丰硕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25 15:48:51

摘要:低碳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镇江正紧扣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全力推动低碳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观、可感、可复制的低碳发展“镇江经验”。

低碳发展镇江经验样本 四届国际低碳论坛成果丰硕

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10月23日,由镇江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高峰论坛正式举行。高峰论坛由镇江市市长张叶飞主持,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地区气候变化顾问曼努埃尔•索里亚诺出席会议并致辞。

惠建林指出,镇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更大力度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让绿色低碳成为新时代镇江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

一直以来,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强调,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和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因地制宜,至今全国有87个低碳试点地区,成效显著。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镇江先后举办了四届国际低碳大会,体现了镇江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镇江低碳发展赢得了联合国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地区气候变化顾问曼努埃尔•索里亚诺出席大会并致辞中指出,作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一种回应,低碳城市发展已成为中国最新的可持续城市战略,联合国随时准备与中国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履行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承诺。

镇江很有前途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镇江因江得名、沿江而建、依江而兴,既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秀美,又有“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大气。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如是强调。此前的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镇江视察,寄语“镇江很有前途”,并在世业洲首次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

眼下,镇江人民以总书记的殷切寄语为强大动力,以重要论断为实践指引,在这座44平方公里的美丽江岛上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推动全岛健康事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镇江为此制定出台了全国首部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认真编制了《镇江市长江岸线保护规划》,不断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全力提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

这其中,造林绿化被视为推动“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手段。镇江出台了《长江(镇江段)两岸造林绿化建设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进“一带”“三网”“多点”建设(一带:沿江两岸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多点:沿江村镇、交通枢纽、厂矿企业、单位及滨江绿地公园等节点),实施精准造林,提升森林质量。通过重点打造世业生态岛、焦北滩湿地、新民木业洲、江心生态岛、高桥绿岸、扬中生态岛等一批示范点,带动沿江全域成片造林、见空补绿、见缝插绿。

据介绍,长江镇江段涉及镇江市全部8个市、区(管委会),岸线总长293公里。方案实施后,到2020年镇江市沿江两岸将新增生态景观防护林带面积超过2000亩,新建(改造)省级绿美村庄达到48个,沿江森林质量提升面积达到14000亩。到2025年,沿江森林质量提升面积累计达到28000亩,全面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作,实现新增碳汇54900吨。镇江市长江沿岸将形成景色秀美、结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

届时,镇江将实现两岸应绿尽绿,森林质量明显提升,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带多点绿美长廊”将跃然于长江之畔。

正如惠建林所说,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低碳建设正当其时,镇江正迎头赶上。事实上,这些年镇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保护长江母亲河、实现绿色新发展而努力。

镇江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迄今为止,镇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举办四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彰显了中国践行低碳发展理念的使命和担当。

今年的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的话讲,大会已成为交流绿色低碳发展最佳实践、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据悉,本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围绕“新时代•新能源•新生活”主题,通过高峰论坛、主题峰会、群众活动等,全方位展示了镇江低碳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大会期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和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在镇江联合举行了低碳试点城市经验交流会,聚焦低碳试点建设的进展、经验和挑战,复制推广先进城市的低碳发展典型做法,发挥了引领带动效应。

据记者了解,自今年9月以来,镇江市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低碳主题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括精心策划组织了“我心中的美丽镇江”低碳杯少儿书画比赛、“绿色发展 低碳创新”摄影比赛、“绿色低碳 携手同行”长江音乐节等一系列低碳主题活动。

在大会期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连续在四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上发布了低碳发展“镇江指数”。这个以“镇江”命名的低碳发展指数,背后是镇江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创造出的低碳发展镇江经验。

图片 1.jpg

签署《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备忘录》

据悉,低碳发展“镇江指数”,由低碳发展理念、低碳发展水平、低碳发展进展、低碳发展管理等4大类和峰值目标、低碳规划、单位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单位能源碳排放、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等16个指标构成。“镇江指数提供了开展城市低碳发展评价的标尺,翔实的数据支撑,为低碳试点城市开出了一付药方”。发布指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称。

大会期间,镇江还发布了《长江大保护(镇江)造林绿化建设方案》和《世业洲健康岛建设规划》等成果,并与C40城市气候联盟签订了《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备忘录》,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行了四个具体合作项目的启动仪式,强化了与国际组织在低碳领域的合作。

另据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毅介绍称,今年以来,镇江开展七大主题招商,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次低碳大会,也是一次主题招商成果的集中展示。比如,邀请7家新能源企业高管演讲,其中5家企业已在镇江有实质性合作项目(北汽新能源、孚能科技、麦格纳、协鑫能源、ABB汽车充电设施),其余两家也对投资镇江表达了强烈意愿。

低碳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镇江正紧扣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全力推动低碳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观、可感、可复制的低碳发展“镇江经验”。如今,漫步江滨、拥抱绿色,体验低碳、享受健康已经成为镇江生活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