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龙头:获外资增持最多的科技股
肖超
单晶硅行业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在2019年内已实现股价翻番。
按照隆基股份在2012年4月的发行价19.51元/股计算,截至2019年9月24日收盘,隆基股份的后复权股价为272.71元/股,股价增长超13倍。按9月24日的收盘价28.20元计算,隆基股份总市值达1063.85亿元。
此前,在2019年8月隆基股份市值突破千亿大关,成为中国首家市值上千亿的光伏公司。
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2006年进入光伏领域并于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隆基股份的业务涵盖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生产等光伏全产业链,其中单晶硅片市占率约40%,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光伏市场可能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且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会激发更大及更多元的海外市场发展。
外资青睐 首富入股
2012年刚上市时,隆基股份一度处于亏损状态,但第二年即扭亏为盈。到2018年,隆基股份的营业收入为219.88亿元,净利润达25.67亿元。上市7年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幅均超过10倍。
在隆基股份的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为公司总裁李振国,直接持有公司15.02%的股份。据天眼查显示,李振国名下共有25家公司,除3家已注销的投资公司外,其余公司均为隆基股份的相关公司。
隆基股份的前十大股东中共有5名自然人,除福建前首富、云南白药联席董事长陈发树外,包括李振国在内的其余4人均是从兰州大学毕业的校友。据称,“隆基股份”的公司名称,也是为了纪念兰州大学的老校长、教育家江隆基。
陈发树的入股则颇有些“雪中送炭”的意味。2018年年中,史上最严光伏新政的发布使得隆基股份股价一度受挫。1个月后,隆基股份邀请包括新华都集团在内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前去公司参观。
到2018年三季度末,陈发树即新进入隆基股份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比例为1.77%。此后陈发树又多次增持,截至2019年半年报发布时,直接持有隆基股份2.88%的股份,位列第八大股东。
除自然人外,隆基股份的前十大股东还包括两家证券投资基金和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信托。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半年报,共有325家基金将隆基股份列为重仓股,其中有44家基金将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股,包括易方达瑞程混合、兴全精选混合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在2019年8月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从2019年年初至8月下旬,隆基股份获外资净增持的金额达33.3亿元,是外资增持金额最大的A股科技股股票。
而隆基股份和陕西煤业分别是陕西省的第一、第二大市值上市公司。陕西煤业曾公开表示,无意谋求隆基股份的控制权,但认可和看好其发展前景和业务模式。因此在2018年,陕西煤业共耗资16.6亿元增持隆基股份。2019年1月,陕西煤业又发布新一轮年度增持计划,且若增持完成,则将成为仅次于李振国的隆基股份第二大股东。
按计划扩充产能
2019年半年报显示,隆基股份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1.11亿元,同比增长41.09%;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53.76%。
隆基股份表示,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主要是受益于高效单晶产品需求旺盛及海外需求的提升。其中,在销售区域扩大的同时,海外单晶组件对外销售额同比增长252%,占单晶组件对外销售总量的76%。
同时,隆基股份也提示了三大风险,包括国际贸易保护风险、经营规模加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等。
隆基股份是光伏行业少有的一直在按照计划扩充产能的企业。
自2018年5月31日《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后,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光伏新政明确了限规模、降补贴的思路,势在逼退落后产能、促进平价上网。新政之后,国内光伏产业出现调整,不少厂家选择停产、检修、停止扩张,而隆基股份则选择保持原计划不变。
2019年4月,隆基股份又公告发布《未来三年(2019-2021)产品产能规划》,表示将在2018年底单晶产能基础上,公司将加快各项产能建设速度,保障高效单晶产品的市场需求。
对于如何面对产能扩张带来的风险,《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隆基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所做的扩张还是相对谨慎的,虽然扩张的规模从数值上来看可能比较大,但这其实是立足于整个市场在向高效单晶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决定,公司提前扩产规划也是为了保证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
广发证券的研报也认为,长期来看单晶市占份额的提升是明确的发展路径,隆基股份在光伏低潮期逆势而为、持续投入大量产能及研发项目,并通过成本控制竞争力和优于行业的先进技术研发,未来可望以价格手段抢夺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国金证券的研报则指出,在单晶路线性价比优势愈发明确的背景下,隆基股份秉承“不领先不扩产”的原则,在确认具备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情况下,加快扩产步伐。预计未来两年隆基股份将以45%-50%的市占率稳坐单晶硅片行业的绝对龙头地位。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