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航司“尽享好时光”考验盈利能力 国内航空业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30 19:41:07

摘要: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运力规模以及“超过十亿人还没坐过飞机”的巨大市场潜力,都使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看起来显得生机勃勃。尤其是业界一致看好中国将在几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之后,中国的航空公司们似乎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继续“尽享好时光”。

航司“尽享好时光”考验盈利能力 国内航空业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运力规模以及“超过十亿人还没坐过飞机”的巨大市场潜力,都使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看起来显得生机勃勃。尤其是业界一致看好中国将在几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之后,中国的航空公司们似乎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继续“尽享好时光”。

然而,从财务数据看来,中国的航空公司虽然能够保持高于行业平均速度的成长性,但要想从这个行业里赚到更多的钱恐怕还是有点难。尤其是行业主管机构将行业发展的关注点从规模逐渐转移到质量之后,航空业从传统的“摊大饼”式逐步转变为更加精耕细作,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提升来获取高额利润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盈利艰难

8月底,航空业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发布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按照以往的经验,虽然行业上下半年市场情况会有所不同,但考虑到分别有一个春节假期和暑运周期,因此半年的财报大部分时候会对全年的表现起到一个“预告”性质作用。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8月28日发布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国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3.13亿元,同比上升1.6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638.09亿元,同比增长1.92%,客运收入为598.51亿元,同比上升5.20%。

而因为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国货航)的收入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因此国航上半年货运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23%。而上半年利润总和为44.99亿元,同比下降了9.95%。

相比之下,目前在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尽管同样实现了营收的增长,达到729.39亿元,同比增长7.97%,但在净利润方面却出现了大幅度下滑,16.90亿元的净利较此前同期减少了20.92%。

东航8月30日晚间发布的财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27.10亿元,同比下降14.54%。

对航空公司而言,影响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营成本。但从已经发布的财报看来,在航油价格并没有出现较大波动,且汇兑损失较以往同期有所收窄的情况下,航空公司仍然在利润上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

国航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成本为547.77亿元,同比上升0.97%。而期内汇兑净损失为1.1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汇兑净损失5.18亿元已经有了明显的减少。

“虽说每年都会有燃油和汇兑收益影响到利润,但从今年情况看来其实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而造成航空公司收益下降的关键因素还是因为客流的增幅放缓,”一位在国内排名靠前的航空公司任职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实际上从今年暑运来看就很明显,一是客流较以往有所下滑,另一个问题是收益情况也没有以往同期好。”

该人士表示,虽然有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但实际上每年航空业都会经历包括经济环境、地区局势等诸多因素影响,只不过有影响范围和周期的区别。

实际上,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占据资源最好的三大国有航空公司近几年来的业绩轨迹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近几年来油价虽然有波动,但较十年前动辄140美元的水平还是要降低很多。汇率问题对航空公司的影响也是在涨消间交替。但航空公司实际上在获得的利润方面总体而言是在走下坡路。

比如国航2015年净利润增幅还是77.45%,但2017年就只有6.26%,去年更是只有1.33%。虽然增长乏力但至少在2015年到2018年完整财年里都能保持增长,相比之下南航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都出现了利润暴降的情况,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但从最新的财务数据来看依然不容乐观。

调整思路

相比几家大型国有航空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春秋航空)虽然规模远远不能相提并论,但在经营上确实也展现出了独到的一面。

8月30日,春秋航空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其在2019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1.5亿,同比增长1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7.2亿元,同比增长15.3%。

此前两年,春秋航空的净利润也一直保持增长,2017年同比上升32.7%,2018年同比上升19.1%。

春秋航空是中国最早提出并采用低成本模式经营的航空公司,这家公司一直以来在很多场合提到模式和“秘诀”时都着重强调其低成本和高效率。多年以来,春秋航空的飞机日利用率始终是国内航空公司中最高的,而其倡导的低成本模式相比其他传统航空公司又能省掉很多不必要的服务和成本。

虽然用春秋航空与其他传统航司并没有太多可比性,但从中国本土航空公司经历了多次改革之后形成如今以三大国有航司为主导、诸多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不同规模和不同运营模式的超过四十家航司竞逐市场这一局面之后,真正比拼航空公司竞争实力的一方面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品牌,另一方面就是逐步实现精细化运营。

“航空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航空公司想要赚到更多的利润一方面产品和服务本身要具有足够吸引力,另一方面就是在运营和管理上想办法。”一位在国内某民营航空公司供职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增加辅营业务收入、提升客运单位收益水平、收入利润水平等方面能够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恐怕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局此前提出质量增长的很重要的原因。民航局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及,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民航属于服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是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对航空运输有了新需求,唯有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质量、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才能发挥好民航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对民航发展成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这个思路指引下,航空公司的航线申请、运力引进、准点率指标等因素都与服务质量开始挂钩,同时行业也开始按照“控总量、调结构”的政策,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这种方式也使得航空公司开始逐步改变以往将规模置于质量之前的态度,为了不影响到资源的分配,就必须转变思路,提升服务质量,更加精细化地管理和运营,以适应竞争的需求。

这一点实际上从很多航空公司扩张运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变化,比如在购买新飞机的同时也开始更加注重软硬件方面的同步提升,开始强调品牌、设计以及服务体验。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