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占据有利位置,吴敦义在两岸关系上大有可为
王义伟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算盘。
在台湾政坛,吴敦义的算盘打得最精妙。要论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有进有退,无论是蓝营还是绿营,抑或白色的柯文哲,各色人物都比不上吴敦义。
觉察到竞逐2002大选候选人资格无望,果断退出。仅凭这一点,吴敦义就比迄今不能释怀的郭台铭、王金平高出一大截。
在党代会上推出韩国瑜出马竞选,顺便修改党章保住主席职位,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职权,这种借助韩国瑜的超高人气“搭便车”的手法,不显山不露水,遇到的阻碍又少,实在是一招妙棋。
如无意外,吴敦义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立法院长”。
如果在明年1月11日的大选中,国民党获得了“立法院”的多数席位,吴敦义如愿当上“立法院长”;那么,吴敦义将成为集党主席和“立法院长”于一身的双冠王,其位置之高、权力之重,绝对不亚于台湾领导人。
退一步讲,即使国民党不能获得“立法院”的多数席位;但是,席次的大幅度增加是预料中的结局。吴敦义作为国民党的“立法院”党团领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抗衡能力。
可以这么说,在昨天(7月28日)国民党代表大会结束后,吴敦义已经成为2020台湾大选的胜者。他一定可以摘取到胜利的果实,不能确定的,是他能摘取多少而已,是一颗、两颗,还是抱满怀。
与吴敦义一定会摘取到胜利果实相比,韩国瑜如果输了,不仅仅是灰头土脸回高雄当市长这么简单,他的剩余任期将持续受到民进党高雄市议员的羞辱;柯文哲如果输了,民进党议员王世坚的尾巴会翘上天,柯文哲本人也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蔡英文如果输了,将彻底走入历史同时被民进党唾弃;至于郭台铭和王金平,如果知难而退等待党组织安排还好,如果迎难而上强势参与大选,后果必然是成王败寇。
昨天的国民党代表大会,重头戏是吴敦义和韩国瑜的发言。笔者比较关注他们二位发言中有关两岸关系的部分。
韩国瑜在这方面着墨不多,显然还在等待他的老师苏起给出整套两岸方案。
吴敦义的表述耐人寻味。
在笔者看来,认同“九二共识”的台湾政治人物,在表述该共识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强调统一、认同一中、淡化分歧;第二个层次,忽略统一,认同一中,淡化分歧;第三个层次,忽略统一,淡化一中,突出分歧。
最近几年,很多国民党人在表述“九二共识”时,大多停留在第三个层次,也就是强调“各表”,淡化“一中”。
昨天的吴敦义怎么说的呢?
吴敦义说:“公元1992年,两岸双方曾达成‘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对于它的涵义,双方同意用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吴敦义的这个表述,已经接近笔者所定义的第二层次,较之于之前国民党部分人物的说法,有所进步。
这一点,可以说是难能可贵。
吴敦义曾经说过,如果国民党重新执政,将和大陆商谈和平协议。从昨天他对于“九二共识”的解释看,虽然没有提及统一,但希望在两岸关系上有所作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政治人物,哪一个不想有所作为,哪一个不想青史留名。对于吴敦义来说,他政治生命的第二春,最大的发光发热点就在两岸关系方面。而他所处的位置,无论是现在的党主席,还是未来可能的“立法院长”、或者是“立法院”国民党党团书记长,都比台湾领导人更能方便地发挥作用,促进两岸关系正向发展。
唯一遗憾的,是吴敦义这个人太老谋深算、太小心翼翼了,稳健有余、开拓不足。
希望他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