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惠相互保险董事长李静:相互保险在健康产业领域大有可为
见习记者 徐晓梅 记者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多年来,被列为长江经济带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汉,一直以金融业作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聚集了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业及期货信托、投资担保、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
“武汉这个城市,由于在科技领域相对而言比较发达,人才优势比较密集。高科技在保险行业的运用与发展,一定会有比较大的前景。” 在7月19日举办的“2019年第二届‘保险+’思想研讨会”上众惠相互保险董事长李静如是说。
同时,李静认为,这对整个公司的承保技术、风险管理水平、再保险专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代表着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她补充道,科技可以助力保险发展,特别是健康险领域,目前保险公司在健康管理领域的产业链布局正在加速推进,健康险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趋势正在形成。通过前沿科技赋能健康险和医疗场景,提升服务效率,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和风险保障服务。 “真正的市场潜力还没有被开放出来,但这个行业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开放空间。”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李静表示,比较看好大健康行业的保险领域,尤其是特定疾病中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康养结合在未来大有机会。“如果想生存和发展,一定要在细分领域形成公司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尤其是风险管理能力。”她强调。
“目前,我们选择与特定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尤其是充分借鉴其在特定领域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数据积累,与合作方共同进行特定群体的产品开发、风险控制、服务供给,比如通过打通特定病种的产业链条,我们可以在会员投保后链接健康管理、保险补偿、医疗服务等多环节,跨界合作使得针对特定群体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就在前几日,众惠相互还联合健帆生物发布了“爱多多·肾病关爱互助计划”,以“健康管理+专病保险”的创造性组合,面向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可带病投保的相互保险产品。
李静认为,围绕武汉地区,如果想在健康险领域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是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武汉有丰富的医疗资源,目前三甲医院共26家,而且正在建设的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等,都为未来当地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二是当地医改政策方面的支持。她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部署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工作,今年是国家新医改的开局之年,比如《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9〕28号))、《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等文件,都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将健康保险与国家医改事业紧密结合,服务国家医改大局,才能深入推动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是国内首家经由国务院同意试点、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相互保险组织,初始运营资金10亿元。由前海金控等12家企业及自然人提供初始运营资金,由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546名中小微企业及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目前,众惠相互会员已经发展至62万多名。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