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台海正文

台海观澜 高雄发大财,大陆吃大亏,李戡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作者:王义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27 08:08:33

摘要:台湾已故作家李敖以言论犀利著称,在大陆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李敖的儿子李戡,虽然年纪轻轻,但谈论起两岸关系,其角度之刁钻、结论之大胆,颇有乃父之风。

有其父必有其子。

台湾已故作家李敖以言论犀利著称,在大陆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李敖的儿子李戡,虽然年纪轻轻,但谈论起两岸关系,其角度之刁钻、结论之大胆,颇有乃父之风。

李戡最新的论述是,给如日中天的候任高雄市长韩国瑜吹凉风,给即将到来的大陆与高雄的经贸交流热潮泼凉水。在他看来,韩国瑜想要高雄发大财,大陆就要付出很多,要吃大亏;更严重的是,台湾人只想赚大陆的钱,骨子里未必愿意跟大陆统一。

李戡为此列出的数字,很是惊人。他认为,韩国瑜夸下海口高雄发大财,高雄有至少90万人需要得到红利。台湾人平均工资是一个月一万人民币,按照一般人对发大财的理解,工资增加一倍已经算很客气了。高雄90万人每月增加一万元,一年就是1080亿人民币。这样的红利要连续给好几年,一年是不行的。这只是高雄,还有其他蓝营执政的县市也需要照顾。这个数字太庞大,大陆给不起。

让利还在其次,李戡分析说,马英九时代,大陆也让利了,其唯一的效果,就是让台湾人体会到了大陆红利的好处,让获利者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不拿白不拿”、“中国人”的钱真好赚而已。所以今天想要再尝甜头。以往的让利,丝毫没有改变台湾人对大陆的认同,更没有增加台湾人对统一的向往。

李戡特别指出,票投国民党和认同两岸统一,完完全全是两回事。中国国民党除了党名带有“中国”两个字,在两岸政治主张上,除了党内的深蓝派,和民进党并无太大区别。

李戡上述观点,算是惊人之言,仔细推敲,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少。

首先,他低估了高雄梦想发财的人口,高估了高雄人发财的胃口。

高雄有278万人口,除了不懂世事的儿童,哪个人不想发财、发大财?这个数字,一定超过90万人。

至于发财的标准,按照李戡的意思,是短期内工资翻一翻,从月入人民币一万,到月入两万。这真是天方夜谭,比天上掉馅儿饼还梦幻。

一般而言,工资每年增长15%,能够持续增长,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台湾人中,高雄人是比较实在的,他们不会白日做梦,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胃口。

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仅高雄一年就需要1080亿人民币,是个特别不靠谱的数字。

其次,他高估了大陆人的慷慨程度,同时低估了大陆涉台部门的工作能力,甚至是侮辱了大陆涉台部门干部的智商。

在他看来,似乎大陆人和大陆的涉台部门,就是“钱多、人傻”,台湾人“速来”。只要台湾人来到大陆,大喊几句支持祖国统一,就给发钱,大把发钱。

大陆人和大陆的涉台部门,是这个样子吗?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体验,经过几十年的交流、交往、交手,大陆涉台部门的工作能力,早就炉火纯青了。面对来自台湾的人,他们当中哪些是真统一,哪些是为赚钱,谁是胡司令,谁是刁德一,哪个需要又拉又打,哪个可以肝胆相照,心里早就跟明镜一般。

他们的工作经费当然有充足的保障,但是,这个钱可不是随便花的。

至于大陆人,有那么好糊弄吗?

最后谈一谈台湾人的国家认同问题,这也是笔者需要特别申明的地方。

笔者认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和大陆人,民进党和共产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往日无怨,近日无仇”。

这导致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台湾本地人对统一问题的无感。

以高雄为例,很多高雄人首先是仇视国民党,然后推而广之,敌视大陆,抵触统一。至于大陆是啥样,大陆人是啥样,两岸关系到底该如何发展,他们不关心,也懒得关心。他们对大陆的敌意,对统一的抵触,停留在很浅的层次。

此次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之后,“九二共识”上了高雄的热搜榜,很多高雄人临时补课,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九二共识。

高雄人为什么要去了解九二共识?因为经过此次选举,他们知道了,九二共识是个好东西,可以带来大陆客,可以把高雄的产品卖到大陆,没有这个东西,想跟大陆做大生意、和气生财,很难。所以,高雄人要补上这一课。

这样一来,高雄人对统一,就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之前的无感就不一样了。

这难道不是进步吗?李戡所谓的“票投国民党和认同两岸统一,完完全全是两回事”,站不住脚了吧。

笔者一直一来的观点就是,如果我们认定了两岸需要和平统一,就要有足够的耐心。润物细无声。很多事情,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变化的,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些变化。

李戡有一些急躁、有一些武断,他觉得民进党顽固、国民党滑头、台湾人在统一问题上逢场作戏,大陆瞎耽误功夫、白费钱。

这样的观点,笔者不完全认同。

和李敖相比,李戡还欠火候。当然,他捕捉热点、提炼观点、自圆其说的能力,远超同龄人。

孺子可教也。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