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逆势增长难掩企业压力 多地政府出手驰援民营经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尽管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不佳,但民间投资却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为2018年的经济增长增添了一抹亮色。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442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01664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
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召开的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代表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指出,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之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其实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本轮民间投资增速的回升势头并不稳固,而且掣肘民间投资增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善,由此需警惕民间投资再次快速下滑的风险。”陈彦斌指出。
好在,高层已经注意到民营经济的难题。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踏踏实实办好企业;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对于提振民间投资而言,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破解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降低企业的使水肥负担,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负感;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陈彦斌表示。
民企压力仍大
今年以来,逆势上涨的民间投资为经济增长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月,民间投资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回升势头,资产投资增速为8.7%,与1-8月份持平。这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显得十分醒目。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前三季度增长仅为5.4%,这个增速也接近了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点。在陈彦斌看来,剔除价格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甚至已经处于负增长的态势中。
但在民间投资方面,根据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另外,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刘鹤表示,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不过,陈彦斌注意到,民营企业的生存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民营企业的经营生产成本依然偏高。2018年1-8月份私营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3元,不仅高于工业企业84.4元的平均成本,更是显著高于国企80.7元的成本;民营企业税负较重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民营企业在部分行业领域面临的准入限制仍较强,增长的空间受限。
比如,市场中一直保持较高活力的民企,目前投资回报已经部分落后于国企。“从去年1-9月份地方上市国企的投资回报中可以看见,国企已经显著的超过了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投资回报相对恶化与其经营效率没有太大关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
从数据来看,企业效益分化情况仍在延续,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从利润率来看,2018年1-8月份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7.6%,比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1-8月份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5.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个百分点。
从亏损面来看,截至2018年8月,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为30.4%,仅比去年同期略微上涨0.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亏损面为14.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个百分点,涨幅远高于国有控股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效益在持续下滑,利润增速不及整体工业的平均水平。
同时,在结构性去杠杆导致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为突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大。人民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制造业中占比最高的民间投资在2013年拿到贷款约为制造业总体贷款的25%,但2016年这个数据下降到不足5%。
“投资是中长期的事情,既然是中长期就涉及到预期、信心。十九大召开前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极大地鼓励了企业家对未来政策的信心,民间投资开始止跌回升,一直延续到现在民企融资链条的问题。”钟正生表示。
应对的宏观政策应更加积极
为了给民营经济保驾护航,今年以来相关政策层出不穷。
货币政策方面,10月15日起,国内第4次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为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做准备。
财政政策方面,减税降费正在加紧进行,新增2000亿减费降税的目标也代表了高层的决心。
在地方,多地政府出手驰援民营企业。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民营企业奖励50万元,对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民营企业再奖励30万元。对在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或增资扩股成功,进行直接融资的民营企业,按企业融资金额的2%给予补助,每家企业补助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也指出,要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增长来看,我们比上半年预测更降低了一个水平。从经济增长短期来看下行趋势已经出现,中长期来说我们仍然预测下行还会继续。”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吴庆表示。
因此,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应对的宏观政策要更加积极、更加相机调控。
在陈彦斌看来,下一步,要积极扩大内需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扫清机制体制的有关障碍,有效促进居民消费与提振民间投资;加大财政政策的积极力度,重点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降低当前有所偏高的宏观税负,更有效地应对经济的下行压力;货币政策需要维护流动性的稳定充裕,并且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通,使前期实施的降准等一系列政策操作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从而更好地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各类宏观政策的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形成合力。而在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偏紧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这一政策组合,保证国内宏观政策的独立性;加强预期管理,引导公众预期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