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被毁农户犯愁贷款怎么还 寿光农商行:保证不抽贷、不断贷,利率还优惠2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仲琦 冉学东 北京报道
老刘在山东寿光活了半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更没想到养活一家老小的大棚会被大水冲垮。望着浸泡在水里的大棚,老刘觉得仿佛天要塌了。正在老刘为日后生活发愁的时候,迎面走来几个穿着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老刘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完了”。
50岁的老刘在寿光以种植蔬菜为生,有时候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会在银行进行短期贷款,到了收获的时候,把菜卖掉后再归还贷款,这么多年老刘重来没有过贷款逾期的时候。年初,他在寿光农商行又贷款10万元,期限一年,用于修缮大棚和购买种子农药。“虽然现在离还款日期还有几个月时间,但银行的人这时候上门肯定是怕我还不上钱,提前来催我还钱的。”老刘说,“现在哪有钱还银行,这还让人怎么活呀。”
让老刘没想到的是,寿光农商行的工作人员不是来逼他还钱的,银行不但给老刘一家送来了米面油和方便面等生活用品,还给他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老刘家的贷款到期后不用还了,可以为他办理无还本续贷。”
寿光农商行相关领导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对灾后重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寿光农商行将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将救灾贷款发放到灾民手中。因受灾原因形成贷款逾期或不能正常归还贷款本息的农户,银行会为他们办理展期手续,或者进行无还本续贷。目前,该行共受理灾区群众贷款224户,涉及金额2420万元。”
另外,上述领导表示,寿光农商行“绿色救灾”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发放的专项救灾贷款实际利率较挂牌利率优惠20%。
8月19日,由于降雨量大和上游水库超大流量泄洪,寿光市纪台、上口、侯镇、田马、北洛等地弥河和丹河沿岸多个镇街受灾严重。8月20日,随着上游水库持续泄洪,寿光市先后迎来两次洪峰,该行党委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要求各支行在保证日常业务顺利开展和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全部深入到抗洪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在参与抗洪救险的同时,对受灾严重的村镇居民进行全面排摸,核查群众农作物、房屋、道路、堤防等基础设施的受灾情况,以便做好灾后定向扶持工作。
据寿光农商行相关领导介绍,在走访中发现,辖区农户老刘现有高温大棚2个,位于丹河下游,大棚被水灾冲垮、浸泡严重,即将上市的农作物全部浸泡在水中,其中一个大棚已坍塌需要重建,一个大棚受损严重,部分墙体坍塌,需要修葺,两个大棚直接损失达30多万元。目前在寿光农商行贷款10万元。灾害发生后,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老刘家如重新修建、修缮这两个大棚,目前还有资金缺口10万元。经与老刘协商,下一步寿光农商行将对其存量的10万元贷款到期后办理无还本续贷;在挂牌利率的基础上优惠20%;在原有授信基础上再次增加授信10万元,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对接老刘,确保当日申请当日放款。
本报记者从寿光农商行了解到,该行涉农贷款在当地占比85%左右,受灾农户大多数存在贷款问题,为此该行将为这些农户开展四项便民措施。一是开通救灾应急“绿色通道”,做好信贷支持服务。该行将对因洪涝等自然灾害受难的寿光市市民安排专人负责办理“绿色救灾”贷款,做到简化流程、利率优惠、授信及时,发放及时,确保应急贷款资金及时到位,全力保证受灾农户、企业资金稳定,帮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二是实施差别化风险政策,落实存量贷款客户的扶持救助工作。对在自然灾害中受灾的存量贷款客户,列出明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充分落实“无还本续贷”等优惠政策,不抽贷、压贷或人为增加贷款条件,确保将赈灾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为灾区客户提供应急取款服务。对于灾害中遗失存折(卡)、身份证件的客户,提供救急取款服务,并依托自助设备无卡特约取款功能,满足客户紧急用款需求。同时,为调拨救灾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开辟绿色通道。
四是做好网点巡查工作,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对“点、库、楼、房、区”等重点部位,特别是地处低洼地带的营业网点进行一次全面防汛排查,对房屋、排水管道、电源线路、户外广告牌、悬挂物等再次进行全面检查,防止灾后产生二次安全隐患。同时,加强风险监测及预警,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政府预警等各方面的信息,做到提前预防。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