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国家队”EMS拟明年重启IPO 三度冲击资本市场能否突围“围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在中国几大民营快递企业先后通过登陆资本市场步入发展“快车道”之时,快递行业的“国家队”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下称EMS)终于下定决心第三次站在IPO的关口冲刺。
8月20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上任的董事长刘爱力在与中国铁塔合作签约仪式上透露,EMS将在明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启动IPO,并确保三年之内成功上市。
这也是EMS时隔五年再次将登陆资本市场提上议事日程,本来EMS有希望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第一个上市公司,但在2011年递交上市申请之后被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查,并在次年因未按时提交自查报告导致上市进程中止。2013年EMS再次尝试IPO,但因涉及到招股书审计和关联交易等问题主动撤回申报材料。
此番重提上市,与EMS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近来一系列变化似乎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月以来,刘爱力和张金良分别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分别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和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之职。并且在内部的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开展股权投资清理整合工作的任务,要求“坚决清理不符合发展方向、效益较低、前景不明、长期亏损的控股单位,加快退出长期不赢利、不分红的参股单位。要大力推动股权投资重组整合,坚决撤销不必要的主业股权投资单位”,其主要目的在于将有限的资源整合到主业,聚焦主业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主业。
从2013年便IPO过审,到如今只能眼看此前诸多的民营快递“小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之后迅速扩大市场份额,EMS在中国快递业增长最为迅速的几年里开始显现出掉队的迹象。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为92.2%,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为85.6%,“国家队”几乎被逼至死角。
在IPO失败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也并非没有力求变化,在资产梳理上,2105年宣布将两级法人体制改为总分公司的法人体制,从而将EMS和省级邮政收编,但这个看似为冲击资本市场而做的准备仅止于此。
EMS近年来也在产品结构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塑,希望改变以往快递不快的尴尬名声,虽然在口碑上有所扭转,但无奈民营快递企业更为凶猛,不仅保持价格优势,更是牢牢把持着包括电商和海淘等领域的市场,如果没有在某些领域的专营权,恐怕EMS日子会更不好过。
更让ESM担忧的一点是,曾经借中国邮政网络基础而建立起来网店布局优势以及海外市场通达性在民营快递投入巨资砸向基础设施和网络的冲击下,差距也开始逐渐缩小。比如自1997年就开始运营的中国邮政航空目前机队规模26架,虽然在国内已经算是规模较大的货运航空公司,但依然被2010年才开始运营的顺丰货运航空远远甩开。
如今虽然重启上市之路,但中国快递行业早已经“变天”,各大民营快递企业已经逐渐开始走出市场扩张期,将更多关注度投向面向未来的领域。EMS在民资“围剿”之下能否翻身?前景并不乐观。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