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商务部反垄断调查“意外”认真 通用收购德尔福9月或难成行

作者:徐芸茜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25 22:29:32

摘要:商务部反垄断调查“意外”认真 通用收购德尔福9月或难成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9月24日,原定于下午召开的关于通用企业收购德尔福公司的情况说明会,在临开会前的十分钟宣布取消。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该会议由商务部全国汽车流通业协会组织召开,会上原定于由汽车流通业协会领导及相关专家顾问就通用收购德尔福公司一事进行信息发布,但是就在临召开前十分钟却被“上级部门”紧急叫停。
    “协会领导们都已经到楼下了,但是却没有上楼。”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此前,8月31日,通用和德尔福向中国商务部递交了反垄断调查申请,同时也根据俄罗斯、墨西哥、欧盟等各国反垄断法规定,向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申请了反垄断审查。
    9月18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召开关于“通用收购德尔福”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闭门会议,通用汽车和德尔福以及奇瑞汽车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同时出现在现场。
    会议上,中方代表表达了对于通用收购德尔福“损人不利己”的变相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并希望商务部拿出充分时间,调查这次并购对中国可能带来的冲击;而通用和德尔福出于现金流考虑,则希望中方尽快放行,让德尔福走出破产保护。
    在中美关系正处于敏感的时期,商务部此次作出判断也显得格外谨慎。
    “以往此类案件的最后结果大部分都是获批,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结果就不好预料了。”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一位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
    由此可见,德尔福想在9月末通过收购审查并走出破产保护的想法,可能不会实现了。


中国企业的担心
    中国企业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9月24日的情况说明会被紧急叫停,但是据本报记者了解,汽车流通业协会的观点非常明确:“通用汽车通吃德尔福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而实施的垄断性并购。”
    该协会认为:“与美国政府实施的轮胎特保案一样,通用兼并德尔福也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该项并购不但使中国所有正在或将要为通用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利益集体受到损害,而它给通用和德尔福带来的损害则更为严重。
    据了解,汽车零部件已经不适合在美国制造,大批美国公司已经移师中国转移产能,而德尔福就是这些企业的佼佼者。去年德尔福全球销售额为160亿美金,中国业务占据10%。目前,德尔福公司在中国的零部件收入高达18亿美元,占中国高端零部件市场的25%。包括奇瑞、长城、北汽、华晨、吉利在内,几乎所有的本土汽车企业都是德尔福的客户。
    对于该项并购案,中国企业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一旦通用成为德尔福大股东,德尔福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将会向其倾斜;另一个担心就是信息泄漏。由于德尔福与通用的信息共享,会导致与德尔福合作的其他主机厂核心信息被转移到通用。
    此外,德尔福从开放经营转为封闭附属配套,将会从根本上改变通用汽车的零部件采购政策,为了保护自己子公司的利益,通用很可能会优先甚至法定性地强制采购德尔福的产品。这对于中国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陈递红表示,我们并不反对通用收购德尔福,但是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还特别建议商务部,对这次并购会对中国汽车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进行调查,“慎重处理此案。”


商务部高度重视
    通用和德尔福显然没想到中国会如此重视这次审查。
    按照中国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反垄断法》规定,被收购方和收购方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以及双方当年在全球的销售额大于100亿元人民币,就必须接受反垄断调查,因此通用收购德尔福要经过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审查。而目前,美国反垄断局和欧盟均已批准通用汽车收购德尔福部分资产。
    “美国反垄断调查两周前已经批准了这个并购,现在这个审查,在很多国家只是一个程序的问题,我们曾经以为在中国也只是一个程序的问题,而且审查的标准应该是惟一的,即并购是否有垄断嫌疑。”9月18日,在商务部反垄断局召开的关于“通用收购德尔福”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闭门会议上,德尔福内部人士这样表述。
    然而中国企业却并不这样认为。
    以奇瑞和汽车流通协会为主的中方代表认为,通用收购德尔福,是集两种损害于一身的行为。从德尔福的角度来看,25%的中国市场份额加上通用汽车为其增加的国内份额,已经构成了扩张性的垄断;从通用汽车的角度看,兼并下游企业就是封闭自身市场,可以构成贸易保护主义的封闭性垄断。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规定更为完善,它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13、14条)、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低位(17、18条)、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27、28条)所作出的规定,都可以判断通用兼并德尔福的垄断性质。
    因此,虽然目前德尔福已向中国商务部发出呼吁,希望尽快通过反垄断审查,但是考虑到此事对双方的影响巨大,商务部仍在仔细调查取证中。


获批惯例存变
    的确,类似的并购案例尤其是涉及企业两方均为外资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在以往大部分都已获批。
    据本报了解,经营者集中申报和审查,必须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按照相关的规定,申报人将申报文件、资料送商务部反垄断局。反垄断局初步核查申报文件、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要求,出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信息登记表》;如不符合要求,反垄断局将申报材料退申报人或通知申报人补充材料。反垄断局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文件资料完备的申报,在30日内依法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报方。反垄断局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自决定之日起9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报方。
    因此,根据上述程序的规定,对通用收购德尔福案的初审结果将在商务部进行立案之日起30日内,也就是9月末得出。
    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至2009年7月底,商务部立案的经营者集中案件约70起,已审结50余起,其中绝大部分案件均无条件批准,附条件批准2起,禁止1起。
    但这一次却赶上中美关系敏感时期,此时发案,结果似乎会变得扑朔迷离。
    据知情人介绍,商务部全国汽车流通协会原定于9月24日下午召开的发布会,是受到国内企业委托,一方面是向美方亮出中国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舆论向有关部门施压。而被紧急叫停的原因除了“国庆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大局。
    目前,正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G20峰会上,中美双方就贸易保护问题展开讨论。22日,胡锦涛在纽约会见奥巴马时表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件不应再发生。奥巴马也表示,美国支持自由贸易,致力于继续拓展同中国的贸易关系。美方愿同中方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经贸领域问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