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梅志翔:银行业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5-29 20:58:2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冉学东 北京报道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业传播也在不断创新,逐渐从讲概念向讲故事转变。
5月29日,银保监会梅志翔在“‘民生加银杯‘首届中国银行业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上表示,在科技高度发达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已成为一种新型网络语言,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样、表现更具张力、传播效率更高等特点,已成为众多机构和受众最为青睐的传播方式之一。
“微视频这种传播形式已经成为当下新媒体传播的主流,今后也会成为趋势。新时代提升传播效果,主要靠内容和创意的完善结合,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正能量的价值观。”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黄润中出席并致辞时也指出。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银行业近年来首次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微视频制作集中展示与呈现。
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业》杂志社社长、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张亮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各机构能够彼此看到工作的成就,通过专业评委的介入,能够对视频制作与传播有更深一步地了解。通过展示、学习,相信各家机构在宣传手段、技术应用、对外传播方面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和突破。
实际上,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工作是我国银行业极为重要的工作,而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一直致力于及时传递行业信息,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弘扬行业正能量,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
“当前互联网传播领域正在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均发生了深刻变革,传播话语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宏大叙事向平民化视角转变,从讲概念向讲故事转变。在传播新格局下,为了讲好中国银行业故事,提升行业影响力,打造行业软实力,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适应新格局下的新规律,更新理念、转变思路、创新手段和方法,整合利用多种媒体形态,以更为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主动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让企业品牌形象和行业精神深入人心。” 梅志翔坦言。
他亦进一步指出,中国银行业要认清传播新形势,顺势而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未来仍需不断求索创新。个人认为,首先,应坚持正确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其次,应将将网上传播展示引导作为宣传和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应新的形势,顺势而为,因势而动,着力创新重大主题网络宣传,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同时,还应善于运用“网言网语”潜移默化引导舆论,传播理念,以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也要善用网络与客户形成良好互动和深入交流,作为改进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最后,应创新方法手段,丰富精神文化产品。这需要银行业紧跟时代潮流,以互联网思维引领创新,以创新应对变化,从传统媒体形态拓展为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新型媒体形态,根据银行业特点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形态、全覆盖的媒体矩阵,完成对员工对客户或受众触点的立体覆盖,实现从点到面的有效传播。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