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3年后政治局会议再提持续扩大内需,释放了什么信号?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23 20:54:23

摘要:我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但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三大攻坚战”还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也更加错综复杂。因此,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3年后政治局会议再提持续扩大内需,释放了什么信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听话听音。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关于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意见》。

其中,“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的表述首次出现,这也是2015年提出“持续扩大内需”后的再次强调。

在华泰策略看来,与去年底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基调略有转向,从“调结构为主”转向“调结构与扩内需”并行,反映贸易冲突对经济的压力已显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动荡发展的趋势,确实是我们经济决策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现在世界经济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扩大内需有助于我们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但这和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央提出的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不同。那个时候是一种应急状态,通过扩内需,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压缩到最小程度,但是现在我觉得这种扩内需是一种战略思路的调整。”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白明看来,中国有13亿人口,本身就有大量的需求,利用这种需求带动,不仅为相关产业提供机会,同时也利用内需,让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博弈中增加底气。

一个细节是,消费升级已经为我国创造出很多内需,仅电子商务就创造了大量的世界一流。

在白明看来,扩大内需,既有消费升级考虑,也有有效提升经济结构的考虑,以及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相结合。

“我们一直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现在我们增加有效需求,让供给端和需求端有一个良性互动。”白明说。

事实上,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标总体稳定、协调性较好,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协同性较好。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产业成长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质量效益保持较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不过,我国经济周期性态势好转,但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三大攻坚战”还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也更加错综复杂。因此,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会议还要求,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改革,尽早落实已确定的重大开放举措。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