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资产总额降4.27% 中信房抵贷业务仍在开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30 20:30:23
编者按:
经历了几年资产质量下滑、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双升后,2017年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似乎说明,银行业最凛冽的冬日正在成为过去:不良率双降,盈利能力爬出1%的低谷。那么,银行家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拯救自己的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又到银行业绩报告出炉期。
3月27日,作为国内首家主动缩表的银行,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是中信银行2015-2017年战略规划收官之年,3年下来,28项指标完成了24项,完成率85.7%,个别指标是主动不完成的,其中就包括规模指标。
谈及2018年是否会持续缩表?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则表示,今年跟去年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今年会有8%-10%的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2017年资产总额5.68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27%。但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去年净息差为1.79%,比上年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去年总体看是先低后高、跟同业差距在缩小。”方合英解释道,下降21个基点,主要是受同业业务去年利差下降、营改增等方面影响。
此外,谈及零售业务,李庆萍也坦言“零售转型效果很好”,未来银行不能完全依靠资本来发展,而要靠服务和创新来增收。
预计今年资产增8%-10%
在强监管政策的影响下,银行业资产增速逐渐放缓。
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56776.91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27%。
3月27日,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去年缩表是因为三个背景,第一是市场利率高走,利差没有了,甚至负利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压降了同业资产业务;第二是监管新规迭出,该行对业务重检;第三是因为该行长期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不少低效益资产甚至是零效益资产,需要通过压缩进行。
“三个背景之下,今年跟去年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今年会有8%-10%的增长,主要还是投向一般贷款,增加一些债券投资。”他进一步表示。
华泰证券在报告中分析称,“预计2018年在缩表结束后,(中信银行)资产将回归增长轨道,战略综合化定位有利于增强盈利的稳定性。”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2017年中信银行不良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但从地域来看,去年该行东北地区不良率3.36%,比上年末2.75%上升0.61个百分点。
“区域风险的暴露,我行反应的比较突出一些。”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坦言,东北地区这两年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与东北工业、行业布局,和当年投放的行业政策有很大关系。“这次3年战略规划制订当中的区域战略定位特别明显,把它们往精品盈利行打造。我们是有选择的进入、有选择的退出,还是要维护东北地区金融稳定。现在面临的经营转型压力比较大,我们就是对贷款偿还能力的策略有改变。”
据悉,中信银行已启动2018-2020年的新3年规划。未来3年,中信银行将坚持回归本源,深入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从“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中信银行净息差与净利差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净息差为1.79%,比上年下降0.21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64%,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
对此,方合英坦言,去年(净息差)总体看是先低后高、跟同业差距在缩小,为什么下降21个基点?主要是同业业务去年利差下降44个基点;再者是营改增影响,大概影响4.5-5个基点。此外,去年自营存款增长,坦率来讲是下降的,这个推高成本对净息差的影响,下降了4个基点,总共出现了21个基点下降。
平安证券分析师也分析指出,中信银行去年净息差较2016年收窄21个基点至 1.79%,但是2016年四季度净息差环比三季度微升 4个基点。“我们认为,盈利结构改善伴随息差的企稳带领公司步入业绩上升通道。”
房抵贷业务仍在开展
年报数据还显示,2017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5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3%,占该集团营业净收入的34.68%;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34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69%,占该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59.88%。
其实,近年来,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各个银行布局的方向之一。而在过去3年的发展规划中,零售业务的二次转型亦是中信银行的一大重点。
“零售转型效果很好。”李庆萍分析指出,“零售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占比60%,业务结构调整符合我们的预期和规划目标。”
中信年报透露,面对去存款化进程加深、财富管理竞争参与者增多、同业价格竞争加剧等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该行积极推进零售战略二次转型。重点推动资产业务、管理资产、支付结算三大业务,强化客户经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网点产能,重点发力薪金煲、智能投顾、出国金融、家族信托、手机银行、信用卡等特色产品。创新移动渠道和获客模式,借助大数据和精准营销技术,在不断提升客户经营和服务体验的同时,实现了零售银行业绩的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在“租购并举”的政策之下,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两年来,包括建行、工行、浦发等众多银行大举进入住房租赁市场。
而早在去年10月,中信银行牵手碧桂园,并表示该行将在未来3年为碧桂园在长租住宅领域提供300亿元保障性基金。
“跟碧桂园合作推出了一个长租房基金,针对区域性政策还有待完善,只投放了几个亿,主要是针对一个项目。”孙德顺坦言。
他还进一步透露,租赁市场一块是新建,一块是存量,委托经营这方面该行已经和另外一家中介公司研究,会推出金融产品。
此外,谈及之前暂停房抵贷的消息,孙德顺则表示,只是在北京地区调整了房抵贷业务的额度。“很多人认为我们停了,实际上还在开展,在原来的方式上,有些内容上会调整。”
李庆萍亦分析指出,房抵贷是以房产为抵押,贷款用途是消费和经营,这个贷款其实跟房地产行业没有关系。
根据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4927.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5%,增速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